李园,小人也。贪婪之心,机巧之举,加上也算是颇有胆气,两兄妹就敢愚弄一国之相。真不禁令人感慨,所以你能听闻到的小人,都是有好手段、好计谋、好胆魄的。
此时的春申君竟然已经昏聩如此,而昏聩只是后人给他的评价,对于他来说,当时的境况他不得不那么去做,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凶险至极、回报却极高的机会。或许春申君会想起当初在秦国面对秦昭襄王的日子,那时的凶险丝毫不亚于此时。可是当时春申君的背后,有楚国的名义,楚国就算不能给他实际的支持,昭襄王也要考虑楚国的实力。但如今的春申君,
已经不能依靠楚国,甚至楚国有太多人反对他,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李园能入他的眼吗?对于他来说,李园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甚至比不上他那个颇有姿色的妹妹。大人物的眼中,没有具体的人,只有局势和利益。可春申君似乎忘了,当初他也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而他最为致命的是,是将自己置入了危局之中,却全然不知。又放任李园这个知晓他全部谋划的小人执掌权力。
自己的妹妹当了楚国的王后,李园这个小人怎么会舍弃自己因此得到的权力,而当初与春申君的谋划自然便不值一提了,甚至要除掉春申君保证不泄露这个秘密。李园因此豢养刺客,准备杀死春申君。而他的举动自然逃不过有心之人的窥探,楚国有不少人因此知道了李园的谋划。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对于春申君来说,并不算是毫无办法。春申君依然是楚国国相,他掌握着的权力依然能够使他保全自身。李园他朝夕之间就可除去,无论是自己的儿子继位,还是考烈王的兄弟当楚王,他最坏无非是放弃楚国的一起,流亡诸侯。基于当时的局势,退居江东,苟全几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春申君当时想过这个问题吗?他有这个决心与果断吗?
二十五年之后的春申君,早已不是当年的黄歇了。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考烈王病重。
朱英对春申君表示,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
春申君问,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
朱英回答,您担任楚国国相二十多年,虽然名义上是国相,实际上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重,死在旦夕之间,您辅佐年幼的国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
春申君又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祸?
朱英回答,李园不执掌国政却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
春申君接着问,什么叫不期而至的人?
朱英回答,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听了后却表示,您要放弃这种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友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
朱英知道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
仅仅过了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安排刺客。等到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安排的刺客从两侧杀出,斩下春申君的首级,扔出门外。李园又安排人尽灭春申君之族。
从今日看来,春申君的败亡实在是太平常了,因为他符合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的才智能力,造就了他的兴盛,他的昏聩不智,又决定了他的败亡。
小人常在,不可失警戒之心。居安思危,世上多聪明之人。
而战国四公子之中,如今看来,春申君却是排在了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