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赤便对武叔,表示,我的职守,就在《扬水》最后一章的四个字上。
(《扬水》即《诗经·唐风》中的《扬之水》,最后一章为‘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此处当指‘我闻有命’。
武叔听了之后,就向驷赤叩首。
等到武叔走后,驷赤就向侯犯建议,他表示,郈地处在鲁国与齐国之间,却不事奉其中一国,这必定是不行的。您为何不请求事奉齐国以来统治百姓?不这样做的话,郈地的人就要叛乱。
侯犯听从了驷赤的意见,便请求事奉齐国。
可等到齐国的使者到了,驷赤和部分郈地人就在郈地宣传,他们表示,侯犯想要将郈地交换给齐国,而齐国则要将郈地人从郈地迁走。
郈地人感到害怕,驷赤便又对侯犯说,郈地的百姓与您的意见不同,不如将郈地与齐国人交换,为什么要死守郈地呢?您所得到的也会等同于郈地,还可以缓和祸患,为什么要待在这里呢?齐国人一定会以郈地逼迫鲁国,这样必然会加倍给您土地。何不在您的门外多准备一下皮甲,以防发生意外。
侯犯又听从了驷赤的话,于是便在门里多准备了一些皮甲。
之后侯犯向齐国人请求用郈地交换齐国土地,齐国官员则要求视察郈地。
等到齐国的官员将要到达,驷赤就派人绕着郈邑喊叫,齐国的军队要来了。
郈地人因此惊惧,穿上侯犯准备的皮甲包围了侯犯。
驷赤假装要射这些人,侯犯阻止他说,请想办法为我免除祸患。
侯犯向郈地人请求出走,大家都同意了。
侯犯先准备到宿地(齐地,今山东东平宿城,驷赤走在后面,每出一道门,郈地人就将门关上。
等到了外城门,郈地人拦住了侯犯,对他表示,您拿着叔孙氏的皮甲出走,官员门如果因此治罪,臣下们感到害怕。
侯犯表示,叔孙氏的皮甲都是有标识的,我不敢带出。
他对驷赤说,你就留下来与他们对对数量。
于是,驷赤便留下来,接纳了鲁国人。
侯犯逃亡到齐国,而齐国则将郈地还给了鲁国。
冬季,叔孙武叔到齐国聘问,感谢齐国将郈地归还。
齐景公设享礼招待武叔,对他说,子叔孙!如果郈地在鲁国其他的边境上,,寡人怎么会知道呢?正应为郈地与我国相交,所以我才敢替您忧虑。
武叔回答,这不是我国国君的愿望。我们所以事奉国君,是为了国家疆土的安全,岂敢为了家臣的事情而劳烦国君的执事?不听从号令的臣子,是天下所共同所厌恶的。齐侯难道要用这来作为对我国国君的赏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