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同志也非常期待,能够收到稀罕的东西,也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老支书,我这马上就回去了。下次,下次收购草莓是什么时候啊?”
尽管数量少,小李也乐此不疲。
老支书看向宋兰月,“这我不懂,问兰月。”
宋兰月笑笑,“五天后,应该还能有一批,也有五六百斤。年后还能采摘一批。”
小李点头,“行,那我五天后就过来。我估计产量也不太多。”
“反正到了盛果期,比这次多点,你筐子多带点。”宋兰月提醒,免得不够麻烦。
“行,能多点,不能少。”小李很显然明白这个道理。
小李高高兴兴地离开,平菇和草莓一起运走。
老支书也笑了,“兰月,这又是你的功劳,年底好好奖励你。”
宋兰月笑笑,“其实我之前带孩子,并没有管理这里。大姐和二姐,照看这几个草莓平菇。要说功劳,也是她们的。”
“都有功劳。”老支书笑呵呵,“平菇大棚现在技术成熟了,效益也提升,要不了那么多人。明年分一些人建造草莓大棚。”
“不过你先育苗,苗育好了,事半功倍。咱们明年干一场大的。”
宋兰月点头,支持老支书的决定,“好!”
这一年里,村里的收入,其实没有下降太多,生活富足。
另外,砖窑厂里的砖,不停地烧。
村里很多人家都开始盖房子,宋大刚和宋二刚的房子,都已经盖好了。
只不过是毛坯的,还没抹上石灰粉墙,就上冻了,只能明年继续弄。
村里很多人家盖房子,都是请的隔壁村的人帮忙盖房子。本村里的人忙着弄大棚,根本就没空。
不过这样也好,隔壁村的人给宋家村盖房子赚了不少钱。
整个宋家村喜气洋洋,到了杀猪分粮食分钱的时候了。
有的知青愿意回家,但有些知青不愿意回去了,比如刘天鸣,他家在沪市。
家里三兄弟,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已经工作了,当初没有工作安排他,所以他到了年龄就要下乡。
时隔几年,回到魂牵梦绕的家里,但刘天鸣发现家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父母的三间房里,住着父母,另外两个房间,分别住着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有他们的孩子。
他回家那些天,都是睡在客厅的凳子搭起来的临时小床上。
嫂子们看他带回来东西,热情地招呼他。
等到东西吃完了,就开始不热情了。
就连父母也开始算计每天的粮食,就怕不够,毕竟家里多了三个小孩子,不能不算计。
他当时不想让父母为难,就把钱拿出来一些给父母,热热闹闹过一个年。
没想到回来之后,居然接到了二哥的信,说家里的日子过得艰难,希望他接济。
这是知道他在宋家村分到钱分到粮食了,才特意给他写信。
可之前几年,家里不也是过来了吗?
再困难,还有当初他刚刚来到宋家村的时候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