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鸡舍和工坊已经差不多完工了,科研宿舍也已经差不多收尾了,要不然这一心四用,舒心真要心疼死了。
到了下午,舒心正在家里学英文,小张开车带了几个人过来送东西,满满的七八个大木箱子,上头写着慕建云的名字。
舒心打开一看,里头满满的都是书。
这是从慕家拉回来的,慕建云亲妈的遗物。
除了书之外,还有几个崭新的书架,应该是慕建云专门找人打的。
舒心之前就专门打扫好了一间屋子,她让小张他们把书架抬进去,自己将书分门别类的整理了一下。
这些书之前被慕建义搬运了一次,运送的人比较粗暴,将书的类别完全打乱,有些书页还都散了。
这些书是亲婆婆留在世上所剩不多的东西了,舒心知道慕建云虽然心里不说,但是对妈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所以整理起来也花了十二分的力气。
不仅仅将书一页页翻开,分门别类,而且还将散落的书页一个个对了上去。
没整理之前,舒心只知道亲婆婆的爸爸是华国第一批外交官,亲婆婆从小跟着爸爸,会好几门语言,尤其是英文,十分不错。
但因为她身体不太好,后期已经很难行走,所以并没有外出工作,只是从事一些外文翻译工作。
整理了这些婆婆留下的书籍,舒心才知道,将外文翻译成中文只是婆婆工作内容的很小一部分,她做的更多的是将华国的传统文化翻译成外文手册,传播到其他国家去。
舒心十分郑重的翻开手册原版,入目是精美的图文,里头不仅仅有华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涵盖了文化、饮食、服装等各个方面。
手册的背后夹杂了一些书信,都是外文的,书信拿出字典查了查,发现书信的内容基本都是婆婆和几个外国出版社的沟通交流。
根据信里所说,书册的内容已经审核通过,等婆婆把最后一部分内容寄过来,就可以开始印刷出版了,到时候会第一时间将书寄来送给她。
信里出版社还提到,要给婆婆寄稿费,但是婆婆却分文不要,只要求出版社将这本书册的价格压下来,出版社同意了。
这是什么样的赤子之心!
舒心对婆婆的景仰之情简直如同滔滔江水一般,难以自已,当即十分激动的在大堆的书册里寻找已经出版的外文书。
但找遍了七八箱,却没有发现那些书。
除了各种中外文的资料之外,还有十几封没有拆封的信,都是外国的出版社寄来的。
舒心小心翼翼的将信拆来,发现第一封是说最后的文稿语种和语句混乱,多处错误,还有奇怪的味道和类似口水的痕迹,询问婆婆是否寄错了,是否生了急病,是否需要帮助。
这封信显然婆婆没有回复,后续出版社又来了几封信来关心婆婆的情况,询问婆婆是否可以更正文稿中的错误。
最后一封信是十年前的,是一封冷冰冰的公函,通知她版号过期了。
舒心眉头紧皱。
第一封信的落款是1963年年初,她没记错的话,慕家对外说,婆婆在1963年的夏天心脏病发骤然去世,在此之前她的身体一直很好。
如果她真的很好,为什么那么重要的文稿会出现那么多错误不去修正?
书稿中奇怪的味道和口水痕迹又是什么?
舒心隐隐觉得,婆婆的死似乎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