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哪有当娘的上门住一整年的道理?能够小住一个多月已经是意外之喜,亲家和善,但她也不能不识礼数。
他们去意已决,再强留也没有意义,崔维桢看了叶蓁蓁一眼,说道:小婿让人打听最近是有去临阳府的船,等到有消息了,岳父岳母和三叔再启程回乡也不迟。只不过,四妹和林弟就留下京城吧。四妹可以给蓁儿作伴,至于林弟,京城的书院也快建好了,他可以进去跟随大儒学习,终究比在临西县好。
虎娃最近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与临西县那个小地方想必,京城的师资力量自然非同凡响。
这还只是族学而已,若是进了书院,里头的夫子都是名家大儒,就是个朽木进去,人家都能雕琢成才。
好歹也在天子脚下住了些时日,叶大勇和叶大婶早非吴下阿蒙,自然知道新建的书院是什么的地位,虽然说是面向天下所有读书人招生,但是作为在京城建好的第一家书院,若非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身份地位,想要进去都不容易。
崔维桢担着督造之名,得到一个入学名额是再简单不过了。
书院里夫子的水平自然比临西县的秀才来得好,作为望子成龙的父母,叶大勇和叶大婶都无法拒绝这个诱惑,只是有些难为情,迟疑地说道:听说书院收的都是有学问的士子,虎娃学问不精,就怕他进去书院后败了姑爷你的名声。
崔维桢摇头:书院分小学和大学,林弟如今的学识水平分入小学,水平与同龄人相当,只要努力学习,不愁会落于人下。
小学和大学并非叶蓁蓁的蝴蝶,而是宫中聚贤馆早就有的制度,宫中的皇子公主们进学是分小学和大学的,魏王便借用到书院上了。
听到崔维桢的解释,叶大勇和叶大婶终于放心了,连虎娃的意见都没问,连声应了下来。
叶大婶又与叶芃芃说道:你姐姐身子渐渐不便,娘不在,就靠你照顾姐姐了。
叶芃芃眼睛有些红,她舍不得自家爹娘,但自觉肩负着照顾姐姐的重任,便忍住眼泪应了下来:娘,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姐姐的。
叶蓁蓁哪里需要叶芃芃照顾?但有妹妹陪在身边说话也是好的,再加上她有心留她在京城相看人家,自然不会反对把人留下来。
崔大娘见她们伤感,便道:亲家母不必担心,我把蓁儿当亲生女儿似的,对待芃芃和虎娃也一视同仁,有我们照看着,不会让孩子受委屈的。
叶大婶连忙说道:我自然是放心亲家母的,只是怕她们不懂事,给大家添了麻烦。
崔大娘说道:都是自家人,不用说这种客气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叶蓁蓁开始筹备给爹娘三叔带回去的东西,崔维桢开始打探船只,没过多久就让他打探到了。
有一艘商船要启程去临阳府,听闻崔维桢的岳家要回乡,他们主动找上门来送人情,崔维桢接待了人,商谈后便把事情定了下来。
十日后,就是启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