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争端(2 / 2)

三国:汉中祖 周府 4719 字 2023-05-17

“诺!”

孙弘眼神微眯,迅速低头应道。

孙权将是仪的奏疏合上,靠在凭几上,随口问道:“蜀汉国内可有大事发生?”

自吴称臣于汉之后,两国断绝的商贸重新互通往来。蜀汉如往常一样,将蜀锦、马匹倾销于东吴。然吴国凋敝,唯有士族尚有购买蜀锦的**,至于马匹的销量大幅度下滑,不像之前那么多。

随着商道的互通,两国音讯传递的速度也大幅度上升。从去年开始孙权就格外关注蜀汉政坛的消息,不仅是因为吴国受制于大汉,更重要的是他决定向蜀汉学习政治制度。

以往魏强之时,孙权就常抄袭魏国的治理体制,不仅是情报机构校事官,还要以法家治国的态度。如今汉强,自然要向大汉学习先进的治理体制。

孙弘朝着孙权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正月起,汉帝刘禅下诏,大汉国内推广《百官考课法,今后无论何种官职,上至三公,下达县吏皆需考课,每岁一课,三岁大课,以定升迁之序。”

“嗯!”孙权听到刘禅推行考课法,不由惊叹一声。

要知道别看三国鼎立数十年,各国出色的政治家不少,但因混乱的朝政以及君臣特殊的关系,迟迟推行不出《考课法。即便是雄踞中原数十年的曹魏亦是如此,他们至今也无新的考课法,所用的仍然是老一套的上计制度以及曹操所遗留下来的‘随宜辟治’之法。

至于曹叡时期,刘劭奉曹叡之命,制定新的考课法《都官考课七十二条,曹叡欲推行放到朝廷上让众人讨论。结果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论战,其结果是众人议论到了曹叡驾崩,才搁置不议。

吴国更不用讲了,孙权与士族共治百姓,孙权想要考核他们,信不信士族反手来个齐声反对。因此吴国的律法也只能对待百姓严厉些,对士族以及将领自然是宽松咯。

两汉时期的上计这种简单的考课制度,孙吴若能顺利实施便是极好,想像刘禅一样考核全国官吏,这已经不是孙权所能想象的了。

孙权捋着胡须,不敢相信地自语道:“刘禅小儿推行《考课法,其怎么可能?蜀汉官吏如何能从?”

确实如孙权所说,《考课法的推行确实困难,毕竟谁也不想有人在自己头上监督自己,核查自己的做事的功绩,毕竟人都有惰性。就拿现代社会的公司考核制度,如果考核你的人话语权不足,难以制约你,工资发不出来,你又怎么会默默地去遵守考核制度,自然是你算老几?

放到王朝制度之中亦是如此,如果中央衰败,帝王缺少威望,其治下官吏又怎么会去没有意见呢!如同曹魏众臣不满刘劭《都官考课七十二条一样,不是当即否决,就是默默的延后商议。

因此考课法的推行,历代非大一统王朝不可,且还需强硬的中枢机构支持。就拿唐代来看,早中期中枢强大,考课制顺利推行,用以治理朝野,吏治清廉,随之也带来了强大的大唐盛世。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枢衰弱,难以像之前考课,随之吏治**。

换而言之,蜀汉如今能推行考课法,已经说明其今非昔比了。自刘禅登基起,疆域不断地扩张。数次击败曹魏,又降服孙吴。国家已经展现出了一统天下的趋势,其君主的威望亦是达到巅峰,国内官吏又岂敢不顺。

如果换到当初刘禅初即位之始,诸葛亮辅左的情况下,不仅是刘禅提没用,诸葛亮提也是反对声一片。

这就是中枢强大与否的区别,这也是孙权羡慕且又难以想象的存在。

就在孙权羡慕刘禅的威望之时,侍从禀告道:“陛下,全公主求见。”

闻言,孙权抛去不切实际的想法,笑着应道:“宣!”

“诺!”

长子孙登的去世,让孙权哀痛不已。作为长女的孙鲁班自然时常出入宫中探视照料父亲,长久之下孙权也渐渐依赖长女全公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