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怡道:“我有个朋友,她家自己弄了个大书房出来,估计得有一千多本书。
她说了,咱们东山书院的学子都可以去她家看书。”
“一千多本?自怡,你该不会是搞错了吧,城里书局都不一定有这么多书。”
“怎么会搞错,我昨儿可是亲自去看过,不信你问有志,还有丁班的刘安,他们昨儿都看到了。”
尽管刘自怡说得信誓旦旦,但相信的还是没几个。
一个农村家庭,家里藏书上千本,而且还对外开放,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这年头,书本可是比金银还要贵重的东西。
特别是世家贵族,他们之所以能够传家几百年,就是因为有无数的传家书籍和先辈们一代代积攒的经文注解。
世家们垄断书籍,也就垄断了学识,垄断了平民学子往上爬的机会。
只要有书在,即便世家偶尔没落,但后辈只要能出一个能人,就能借着先辈留下来的经文注解再次崛起。
贫家难出贵子,难就难在他们的见识实在有限,既没有名师也没有利器,因此每逢科考,他们总是折戟考场,而那些权贵世家的子弟们却都能脱颖而出。
因此大伙儿不相信东山村有个可供所有人使用的书房,也算情理之中。
刘自怡道:“你们若实在不信,中午跟我去看过就知道我有没有骗人了。
就那么几步远的距离,去看看也不会死人,但若不去看损失可就大了。”
围在刘自怡身边的人都有些犹豫,这时有人问:“刘自怡,我可以跟你去看看吗?”
问话的人是晏语堂,他是从县学转过来的,平日里都跟县城那一帮公子哥儿在一起玩,跟刘自怡这等农家子弟可是泾渭分明,几乎从无接触。
今日他难得主动搭话,刘自怡也很是爽快地答应:“当然没问题。”
说完他突然想起件事:“晏语堂,你中午是不是在云家小饭馆吃饭?”
少年点头:“正是!”
“那你不必跟我去了,我说的书房就是云家的,你吃完饭以后直接去看就是。”
“竟是云家的?”
晏语堂一阵诧异,但很快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是云家的话那就说得通了。
毕竟云家人身份非凡,一两千本藏书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算难事。
只是他们竟愿意对所有学子开放,得是何等心胸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晏语堂拱手道:“多谢自怡兄告知,那咱们中午在云家见。”
“行,中午见。”
他们这两人的对话基本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很快就有人跟刘自怡说他也要去。
一会儿的功夫几乎有一半的人都说要跟着去。
“行行行,都去,但你们可得早点儿,去晚了估计就找不到地方坐了。”
不到吃中饭的时间,云家书房的事情就在经学院传遍了,大家都纷纷约着要去云家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