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源(2 / 2)

到了更冷的时候,外袍换件厚实的,或者不穿外袍了,直接在内袍的外面、套件无袖的皮袄短褂。

有条件的人呢,再在皮袄短褂的外面、罩件披风、斗篷、或者是大氅。

但不管是内袍还是外袍,都不会太长。

内袍就至膝盖下面,外袍就到小腿的中间。

而彭凉手里拎着的这件,分明就是内袍的样式,但长度就……

狄映过去,接过这内袍,抻平肩部,比量了一下。

肩宽跟十四、五岁正常少年男子的差不多。色泽也是这个年纪的男子适合的。就是这长度不太对。

狄映就手在彭凉的身上比划了一下。彭凉185厘米的身高,比到他的身上、都到了其小腿的中间。其肩宽还比这个内袍的主人宽不少。

也就是说:如果是这件内袍的主人穿上的话,这袍摆、就直接能拖到地上去。

关键是:这内袍,还没有叉口。像筒裙一般。就是较肥的筒裙。

狄映让谢净把这内袍收好,自己则趴去了床边,往床底瞅。

果然就发现了一双木屐。捞出来一看,还挺旧的。

木屐并不罕见,国朝内不少达官显贵也爱穿。

李唐盛世之时、万国来朝,周边许多国家的人、都学走了国朝内的一切。

真的是一切。

包括语言、文字、医术、恪物、数经、种植、农作、烧陶、诗词歌赋、兵法战阵,以及兵器的样式、打制方法、还有武功心法……等等等等。

那时,国朝没有秘密,敞开了让各国安排的人前来学习。不仅如此,还包食宿、发月银、给奖励。而且不限人数,就是随便来、随便学。

走时,还赠送人家稻谷、种子、书籍、农具等等。

因此,许多国家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派人来学,将一切学习走,再带回本国去发扬光大。

也因为那时的附属国多,附属国对主国是相当崇拜和追捧的。

毕竟主子的一切,奴才都得学嘛、效仿嘛。

渐渐的,主子国的风格、风气和风向,就影响着那些附属国的一切。它们也从没有文字、没有历史文化等等,变得有了。就是主子的、变成了它们的。

这就好比一个百年传承世家,第一代人延续下来的,后代人不管走哪儿都带着、用着。

多少代以后呢,就可以舔着脸说:是自己的了。

倭寇的小岛国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学走了一切,然后自己规定出了一个大致的标准,倭寇们就将之延用成了习惯,变成了自己的。

木屐之类,也是学走的。然后他们再自己改一改样式。毕竟那里多为木棚居,岛国周围全是海水,潮湿,木屐的底、就弄得高了些。

总之,这儿出现这种物什,可以算是能理解的范围之内。

但接下来的发现,就让狄映不是太能够理解了。

狄映让彭凉和谢净将床榻整个搬开,然后开挖。

就挖出了一个铁匣子。

上着锁头,彭凉一把就给拽掉了。

里面只是一幅画像。

画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手搭在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年肩膀上、一只手牵着另一个六、七岁左右的、男孩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