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
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这个何太后也是傻叉了,反复横跳。
更傻叉的还是他哥哥,这个时候何进居然跑到皇宫里面请奏,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等人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好家伙,你都要杀我们了,赶尽杀绝呀,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张让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他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一入宫,张让等人就带人围住了他。
“何进,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
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
我们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饶……”
“啊!”
何进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大将军!”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此时的何太后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张让等人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他们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而赶来的人,赫然是董卓。
刘辩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
董卓大声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
“臣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请……请……”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可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入洛阳,如同老虎入山了,狼入羊群。
在袁绍的一番强烈建议下,何进召集董卓进军,得到消息的董卓自然大喜过望,感觉当真是龙入大海啊。
侍御史郑泰劝解何进说:“大将军,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
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何进眼神一冷,“董卓带甲之士2万,用他清除宦官易如反掌,你太多虑,不足以谋大事。”
一旁的卢植也劝说起来,“大将军,我素知董卓为人,其人面善而心狠,一入京城必为祸患。”
“哼,尔等皆是书生之见。”
卢植还想说什么,何进挥手打断,“不必多言,我注意已定。”
于是,郑泰和卢植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当然,何进也不傻,不会只依靠一个董卓,他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便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
随后,何进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林,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
当然,这些行动都是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这种要消灭宦官,应该是雷霆之力,不该走漏消息,结果他搞得这样大张旗鼓的,简直就是找死,生怕宦官不知道他想要消灭他们似的。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这些掌握权力多年的宦官集团。
另一边,董卓接到消息,带着军队马不停蹄的就往京城赶过来,并且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
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渍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陽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陽,请收让等以清女干秽!”
宦官老早就得到了消息,一大帮人就跪倒在何太后的宫殿门前痛哭流涕,比死了爹妈还难受。
“求太后救命!”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起来,都起来吧,哭什么哭?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到大将军府上向大将军认个罪,我再给你们讲个情,这就过去了。”
“太后呀,臣等不敢去大将军府中。”
“罢了,我去给你们求求情。”
“谢谢太后。”
于是,何太后求情,他哥哥何苗也对何进说:“我们当初一起从南阳来,出身贫贱,都是依靠宦官的扶助,才有今天的富贵。
国家大事,又谈何容易,覆水难收,应该多加考虑,应暂且与宦官们和解。”
那时候,董卓到渑池时,何进被兄妹两人一劝说,更加犹豫不决,便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
好家伙,到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成功了,他又开始犹豫了,他不死谁死?
全***队在他手里,简直就是两王带四个二,结果硬是让对方给反杀了。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
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
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
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看着外面军队要进来了,这一下,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
袁绍劝何进乘此机会一网打尽,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进不许。
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眼看宦官就要嗝屁了,他们自然不愿意,迫切想要改变局面。
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
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
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这个何太后也是傻叉了,反复横跳。
更傻叉的还是他哥哥,这个时候何进居然跑到皇宫里面请奏,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等人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好家伙,你都要杀我们了,赶尽杀绝呀,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张让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他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一入宫,张让等人就带人围住了他。
“何进,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
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
我们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饶……”
“啊!”
何进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大将军!”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此时的何太后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张让等人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他们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而赶来的人,赫然是董卓。
刘辩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
董卓大声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
“臣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请……请……”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可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入洛阳,如同老虎入山了,狼入羊群。
在袁绍的一番强烈建议下,何进召集董卓进军,得到消息的董卓自然大喜过望,感觉当真是龙入大海啊。
侍御史郑泰劝解何进说:“大将军,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
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何进眼神一冷,“董卓带甲之士2万,用他清除宦官易如反掌,你太多虑,不足以谋大事。”
一旁的卢植也劝说起来,“大将军,我素知董卓为人,其人面善而心狠,一入京城必为祸患。”
“哼,尔等皆是书生之见。”
卢植还想说什么,何进挥手打断,“不必多言,我注意已定。”
于是,郑泰和卢植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当然,何进也不傻,不会只依靠一个董卓,他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便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
随后,何进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林,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
当然,这些行动都是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这种要消灭宦官,应该是雷霆之力,不该走漏消息,结果他搞得这样大张旗鼓的,简直就是找死,生怕宦官不知道他想要消灭他们似的。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这些掌握权力多年的宦官集团。
另一边,董卓接到消息,带着军队马不停蹄的就往京城赶过来,并且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
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渍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陽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陽,请收让等以清女干秽!”
宦官老早就得到了消息,一大帮人就跪倒在何太后的宫殿门前痛哭流涕,比死了爹妈还难受。
“求太后救命!”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起来,都起来吧,哭什么哭?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到大将军府上向大将军认个罪,我再给你们讲个情,这就过去了。”
“太后呀,臣等不敢去大将军府中。”
“罢了,我去给你们求求情。”
“谢谢太后。”
于是,何太后求情,他哥哥何苗也对何进说:“我们当初一起从南阳来,出身贫贱,都是依靠宦官的扶助,才有今天的富贵。
国家大事,又谈何容易,覆水难收,应该多加考虑,应暂且与宦官们和解。”
那时候,董卓到渑池时,何进被兄妹两人一劝说,更加犹豫不决,便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
好家伙,到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成功了,他又开始犹豫了,他不死谁死?
全***队在他手里,简直就是两王带四个二,结果硬是让对方给反杀了。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
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
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
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看着外面军队要进来了,这一下,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
袁绍劝何进乘此机会一网打尽,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进不许。
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眼看宦官就要嗝屁了,他们自然不愿意,迫切想要改变局面。
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
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
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这个何太后也是傻叉了,反复横跳。
更傻叉的还是他哥哥,这个时候何进居然跑到皇宫里面请奏,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等人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好家伙,你都要杀我们了,赶尽杀绝呀,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张让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他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一入宫,张让等人就带人围住了他。
“何进,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
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
我们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饶……”
“啊!”
何进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大将军!”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此时的何太后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张让等人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他们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而赶来的人,赫然是董卓。
刘辩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
董卓大声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
“臣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请……请……”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可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入洛阳,如同老虎入山了,狼入羊群。
在袁绍的一番强烈建议下,何进召集董卓进军,得到消息的董卓自然大喜过望,感觉当真是龙入大海啊。
侍御史郑泰劝解何进说:“大将军,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
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何进眼神一冷,“董卓带甲之士2万,用他清除宦官易如反掌,你太多虑,不足以谋大事。”
一旁的卢植也劝说起来,“大将军,我素知董卓为人,其人面善而心狠,一入京城必为祸患。”
“哼,尔等皆是书生之见。”
卢植还想说什么,何进挥手打断,“不必多言,我注意已定。”
于是,郑泰和卢植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当然,何进也不傻,不会只依靠一个董卓,他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便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
随后,何进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林,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
当然,这些行动都是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这种要消灭宦官,应该是雷霆之力,不该走漏消息,结果他搞得这样大张旗鼓的,简直就是找死,生怕宦官不知道他想要消灭他们似的。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这些掌握权力多年的宦官集团。
另一边,董卓接到消息,带着军队马不停蹄的就往京城赶过来,并且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
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渍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陽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陽,请收让等以清女干秽!”
宦官老早就得到了消息,一大帮人就跪倒在何太后的宫殿门前痛哭流涕,比死了爹妈还难受。
“求太后救命!”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起来,都起来吧,哭什么哭?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到大将军府上向大将军认个罪,我再给你们讲个情,这就过去了。”
“太后呀,臣等不敢去大将军府中。”
“罢了,我去给你们求求情。”
“谢谢太后。”
于是,何太后求情,他哥哥何苗也对何进说:“我们当初一起从南阳来,出身贫贱,都是依靠宦官的扶助,才有今天的富贵。
国家大事,又谈何容易,覆水难收,应该多加考虑,应暂且与宦官们和解。”
那时候,董卓到渑池时,何进被兄妹两人一劝说,更加犹豫不决,便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
好家伙,到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成功了,他又开始犹豫了,他不死谁死?
全***队在他手里,简直就是两王带四个二,结果硬是让对方给反杀了。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
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
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
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看着外面军队要进来了,这一下,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
袁绍劝何进乘此机会一网打尽,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进不许。
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眼看宦官就要嗝屁了,他们自然不愿意,迫切想要改变局面。
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
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
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这个何太后也是傻叉了,反复横跳。
更傻叉的还是他哥哥,这个时候何进居然跑到皇宫里面请奏,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等人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好家伙,你都要杀我们了,赶尽杀绝呀,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张让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他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一入宫,张让等人就带人围住了他。
“何进,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
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
我们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饶……”
“啊!”
何进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大将军!”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此时的何太后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张让等人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他们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而赶来的人,赫然是董卓。
刘辩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
董卓大声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
“臣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请……请……”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可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入洛阳,如同老虎入山了,狼入羊群。
在袁绍的一番强烈建议下,何进召集董卓进军,得到消息的董卓自然大喜过望,感觉当真是龙入大海啊。
侍御史郑泰劝解何进说:“大将军,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
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何进眼神一冷,“董卓带甲之士2万,用他清除宦官易如反掌,你太多虑,不足以谋大事。”
一旁的卢植也劝说起来,“大将军,我素知董卓为人,其人面善而心狠,一入京城必为祸患。”
“哼,尔等皆是书生之见。”
卢植还想说什么,何进挥手打断,“不必多言,我注意已定。”
于是,郑泰和卢植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当然,何进也不傻,不会只依靠一个董卓,他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便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
随后,何进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林,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
当然,这些行动都是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这种要消灭宦官,应该是雷霆之力,不该走漏消息,结果他搞得这样大张旗鼓的,简直就是找死,生怕宦官不知道他想要消灭他们似的。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这些掌握权力多年的宦官集团。
另一边,董卓接到消息,带着军队马不停蹄的就往京城赶过来,并且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
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渍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陽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陽,请收让等以清女干秽!”
宦官老早就得到了消息,一大帮人就跪倒在何太后的宫殿门前痛哭流涕,比死了爹妈还难受。
“求太后救命!”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起来,都起来吧,哭什么哭?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到大将军府上向大将军认个罪,我再给你们讲个情,这就过去了。”
“太后呀,臣等不敢去大将军府中。”
“罢了,我去给你们求求情。”
“谢谢太后。”
于是,何太后求情,他哥哥何苗也对何进说:“我们当初一起从南阳来,出身贫贱,都是依靠宦官的扶助,才有今天的富贵。
国家大事,又谈何容易,覆水难收,应该多加考虑,应暂且与宦官们和解。”
那时候,董卓到渑池时,何进被兄妹两人一劝说,更加犹豫不决,便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
好家伙,到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成功了,他又开始犹豫了,他不死谁死?
全***队在他手里,简直就是两王带四个二,结果硬是让对方给反杀了。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
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
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
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看着外面军队要进来了,这一下,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
袁绍劝何进乘此机会一网打尽,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进不许。
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眼看宦官就要嗝屁了,他们自然不愿意,迫切想要改变局面。
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
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
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这个何太后也是傻叉了,反复横跳。
更傻叉的还是他哥哥,这个时候何进居然跑到皇宫里面请奏,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等人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好家伙,你都要杀我们了,赶尽杀绝呀,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张让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他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一入宫,张让等人就带人围住了他。
“何进,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
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
我们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饶……”
“啊!”
何进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大将军!”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此时的何太后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张让等人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
三更时分,他们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而赶来的人,赫然是董卓。
刘辩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
董卓大声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
“臣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请……请……”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可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入洛阳,如同老虎入山了,狼入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