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萧锐呵呵笑道:“没那么夸张。朝廷还是有能人的,君明才有臣贤。前隋失败,虽说是有人在背后使坏,但也是因为大业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步子太大,累死了大隋。”
“大业帝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时政之弊,所以发明了科举制。就是打破朝政痼疾。若他稳步发展,不四处征战,给他二十年,大隋就会有三百年国运。可惜了……苦的都是无辜百姓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敢这么评价前隋,姐夫是唯一一个吧。换个人,都是吹捧大唐,谁也不敢称赞前隋大业帝。
“姐夫,君明才能臣贤?这跟国子监教的不一样呀。国子监教的是君明臣贤,个人各执其职、各守其德,为什么您却……”
萧锐笑着问道:“可知一个典故?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萧家庄的藏书楼里面读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出自《墨子·兼爱》,说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讽刺那些上行下效的行为。”
行为?
萧锐摆手道:“不是行为,上行下效是一种心理,是人性!比如你我属于贵族、掌权者,,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钦佩你我的人品?呵呵,绝对不是,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我们拿捏着他们的饭碗和生死,他们当然要把我们供起来。”
“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卑躬屈膝,哪怕内心再抵触,可终究大多数人屈服于现实和强权。选择了上行下效。”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萧锐呵呵笑道:“没那么夸张。朝廷还是有能人的,君明才有臣贤。前隋失败,虽说是有人在背后使坏,但也是因为大业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步子太大,累死了大隋。”
“大业帝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时政之弊,所以发明了科举制。就是打破朝政痼疾。若他稳步发展,不四处征战,给他二十年,大隋就会有三百年国运。可惜了……苦的都是无辜百姓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敢这么评价前隋,姐夫是唯一一个吧。换个人,都是吹捧大唐,谁也不敢称赞前隋大业帝。
“姐夫,君明才能臣贤?这跟国子监教的不一样呀。国子监教的是君明臣贤,个人各执其职、各守其德,为什么您却……”
萧锐笑着问道:“可知一个典故?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萧家庄的藏书楼里面读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出自《墨子·兼爱》,说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讽刺那些上行下效的行为。”
行为?
萧锐摆手道:“不是行为,上行下效是一种心理,是人性!比如你我属于贵族、掌权者,,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钦佩你我的人品?呵呵,绝对不是,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我们拿捏着他们的饭碗和生死,他们当然要把我们供起来。”
“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卑躬屈膝,哪怕内心再抵触,可终究大多数人屈服于现实和强权。选择了上行下效。”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萧锐呵呵笑道:“没那么夸张。朝廷还是有能人的,君明才有臣贤。前隋失败,虽说是有人在背后使坏,但也是因为大业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步子太大,累死了大隋。”
“大业帝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时政之弊,所以发明了科举制。就是打破朝政痼疾。若他稳步发展,不四处征战,给他二十年,大隋就会有三百年国运。可惜了……苦的都是无辜百姓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敢这么评价前隋,姐夫是唯一一个吧。换个人,都是吹捧大唐,谁也不敢称赞前隋大业帝。
“姐夫,君明才能臣贤?这跟国子监教的不一样呀。国子监教的是君明臣贤,个人各执其职、各守其德,为什么您却……”
萧锐笑着问道:“可知一个典故?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萧家庄的藏书楼里面读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出自《墨子·兼爱》,说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讽刺那些上行下效的行为。”
行为?
萧锐摆手道:“不是行为,上行下效是一种心理,是人性!比如你我属于贵族、掌权者,,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钦佩你我的人品?呵呵,绝对不是,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我们拿捏着他们的饭碗和生死,他们当然要把我们供起来。”
“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卑躬屈膝,哪怕内心再抵触,可终究大多数人屈服于现实和强权。选择了上行下效。”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萧锐呵呵笑道:“没那么夸张。朝廷还是有能人的,君明才有臣贤。前隋失败,虽说是有人在背后使坏,但也是因为大业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步子太大,累死了大隋。”
“大业帝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时政之弊,所以发明了科举制。就是打破朝政痼疾。若他稳步发展,不四处征战,给他二十年,大隋就会有三百年国运。可惜了……苦的都是无辜百姓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敢这么评价前隋,姐夫是唯一一个吧。换个人,都是吹捧大唐,谁也不敢称赞前隋大业帝。
“姐夫,君明才能臣贤?这跟国子监教的不一样呀。国子监教的是君明臣贤,个人各执其职、各守其德,为什么您却……”
萧锐笑着问道:“可知一个典故?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萧家庄的藏书楼里面读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出自《墨子·兼爱》,说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讽刺那些上行下效的行为。”
行为?
萧锐摆手道:“不是行为,上行下效是一种心理,是人性!比如你我属于贵族、掌权者,,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钦佩你我的人品?呵呵,绝对不是,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我们拿捏着他们的饭碗和生死,他们当然要把我们供起来。”
“这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卑躬屈膝,哪怕内心再抵触,可终究大多数人屈服于现实和强权。选择了上行下效。”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