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父听着闺女不着调的絮叨,一巴掌盖在闺女肩膀上。他忍无可忍终于说了一句,“你祖父那么说,只是逗你玩。不然就你哭的那个惨样,你祖父看见了舍得闭眼么?”
桑拧月闻言沉默了许久,这才又默默道:“哦,原来是骗我的。我就说么,我祖父英明神武,年轻时候就没见他信过佛教道教,怎么临去逝了,倒是想寻长生方了?感情都是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的,早知道我就不问沈廷钧要这本《神仙方术》了。”
桑父话出口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亲爹去逝四年了,可至今他都不敢在拧拧面前多提。毕竟拧拧与她祖父感情极其深刻。老爷子在世时,不管去哪儿都喜欢带着这个小孙女。
这也就导致,在老爷子临去逝那一年,拧拧担心的什么似的。若不是老爷子不允许,而她年纪又太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不然,她是真恨不能搬张小榻,直接在老爷子房外守着的。
如今虽然老爷子很长时间了,但拧拧显然还没从失去祖父的痛苦中脱身。瞧,就是去寻本书,也想着她祖父,看到他祖父惦记的,就迫不及待拿了过来。
桑父心中颇多感怀,甚至因为女儿这份孝心,忍不住微微红了眼眶。
但是,男子汉大丈夫,那好在女儿面前落泪?
桑父就努力转移话题说,“这本《成文大典》怎么只有上册?中册和下册呢,通判大人哪里没有么?”
桑拧月再次缩了缩脑袋,然后在她爹的狐疑中,轻声道:“有倒是有。但我只拿了爹两本书,自然也只能换沈廷钧两本书。我已经选了五本书了,再多拿,我脸皮上过不去。”
桑父嘴角一抽,很想问闺女,你还有脸皮那东西?你个小姑娘家家,趁家中长辈不在,孤身跑到人家男子独居的府邸去,那时候你怎么就没点脸皮呢?
但闺女小脸晕红,显然也不好意思的厉害,桑父到底疼爱女儿,就不舍得她再下不来台。
因而,也只能揉一揉闺女的脑袋瓜,试探着商量说:“那下一次你再和通判大人互换书籍,记得把《成文大典》的增订版给爹带来。记住了,可千万别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成文大典》乃是前朝成祖皇帝在世时,命令翰林院诸多学士,并征召全国各地有名的大儒,历经三十年的编纂修改才最终成文的。
编纂成功的《成文大典》虽然也在国内刊印发布了,但因成祖皇帝在位时间颇长,他后续又在《成文大典》中增订了许多模块,而后续这些却没有再版现世。这就导致,这世上存在两种类型的《成文大典》。
一种自然是没有增订版的,一种是有增订版的。
没有增订版的普通民众在书肆就可买到,可有增订版的,却只存在与宫廷中。
而既然拧拧方才说,这些书籍都是通判大人特意从宫里带出来的,那指定是有增订版的无疑。
桑父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人,对这些文化古籍最是痴迷不过。之前无缘得见且罢了,如今既有机会看到,那自然是抓心挠肺,恨不能立马一观才好。
也是这时,桑父懊恼起来。
他懊恼这位通判大人为何如此年轻,让他想要去结交都拉不下身架。若是通判年纪能大上二十岁,他就是舔着脸,就是送上再多珍宝,也想要与通判大人结交一番……最好能成为密友,这样他之后再想问通判大人借书,就好开口了。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时间也不可能只在一个人身上流逝二十年。
所以,他与这位通判大人,注定是有缘无分了。
其实让拧拧与这位通判大人结交,也是不合适的。毕竟女儿已经十一岁了,再过上一两年,亲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大姑娘了,言行举止更改注意了,不然说亲时被人说名誉有瑕,那与拧拧的一生都是妨碍。
可为了书籍,为了那些孤本,桑父踌躇迟疑,最后还是决定,先牺牲女儿一下。
就牺牲一下。
等女儿从通判大人哪里弄来了《成文大典》的增订本,他就再不让女儿与通判大人来往了。
他是个有节操也有分寸的父亲,不能一直“卖女求荣”啊。
桑父这些心里波动,桑拧月自然是不晓得的。但听到父亲让她下次去沈廷钧哪里,别忘了拿增订本,桑拧月就不可抑制的欢呼起来。
听话听音,爹的意思是同意她与沈廷钧来往了?
果然不亏是她爹,就是英明!
桑拧月兴高采烈的收拾起那些书本,转身就要回自己的小院去。
熟料才刚迈开脚,后衣领就被人提了起来。
她惊呼,“爹,爹您做什么?您快放开我,我要喘不上气了。”
桑父施施然从她手中“接”过那小包袱,然后从容的从中取出除了《成文大典》和《春熙笔谈》的其余三本——桑父其实还想把那本《春熙笔谈》也拿走的,但已经明白父亲这是要做什么的桑拧月,哪里能允许亲爹将事情做绝。
她就死皮赖脸的抱着亲爹的胳膊,哭着央着亲爹把《春熙笔谈》留下。桑父许是觉得女儿哭闹的他太头疼,许是觉得,有其余三本,已经足够他看几天了,因而,他高抬贵手,终于吐口同意将其余两本留给亲闺女。
桑拧月抱着书籍回到自己小院,就忍不住和素锦他们吐槽起来。
“碰到喜欢的书籍,我就不是我爹的闺女了,我爹眼中就没我了。看看,刚才若不是我见机快,今天这一上午,我就白折腾了。”
素锦和素心乐不可支的笑起来,说:“姑娘您也不遑多让。”
“那我比我爹,多少还是逊色了点。”桑拧月嘀嘀咕咕:“幸好大哥不在家,不然再多出一个人和我抢书,我怕是要落个两手空空。”
素锦和素心闻言,想一想大少爷看了书籍就头疼的模样,深深觉得姑娘实在是想多了。
要说也是奇怪,桑家虽然世代单传,在子嗣上尤其艰难了些。但是,桑家屡出读书人。几乎没代的男丁,都在读书上有天赋,且大多能考中进士,为桑家的名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