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连山县衙(2 / 2)

夏寒叫太铭、长空等人起床,前往县城。

上午辰时,一行人到达连山县衙。

连山县衙的大门前,摆着两尊石狮子,最上方的台阶右侧,有鸣冤鼓。

台阶右侧有两块石碑,分别写着“越颂杖五十”、“诬告加三等”。

另外,鸣冤鼓前也有字样,击打鸣冤鼓,要被打二十大板。

鸣冤鼓敲响以后,不论县令在干什么,必须立刻开堂。

如非有很大冤屈,一般不会击打鸣冤鼓,毕竟打二十大板,很多人吃不消的。

正常的百姓告状,得先找人写“诉状”,然后县令定下审判日,双方各执一词,出示证据。审判结果出来后,才是执行。

“干什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县衙门口,夏寒被持刀的县卒拦住。

除非县衙的办事人员,或者开堂的时候,否则常人不可入内。

“告诉你们县令,我们来告人,让他立刻开堂!”

太铭一跺脚,上前一步,向两名县卒说道。

他气势不掩饰,县卒胸闷难以呼吸。

但背靠县衙,是两名县卒的底气。武者再强,冲击官府,必惹怒朝廷。

“诸位要告何人,我需要向县尊大人禀告!”

一名县卒犹豫片刻后,向夏寒等人说道。

只是传个话而已,他们没必要得罪江湖中人,以免下班后被打闷棍。

他们可是知道,武者杀人,往往不留痕迹。

太铭看向夏寒。

夏寒缓缓开口:“告连山令,连山丞,连山尉。”

此言一出,两名县卒头皮发麻。

他们也意识到,夏寒来者不善。

如果是普通人,县卒早就将夏寒等人拖到刑堂打板子了,可夏寒等人是武者啊!

其中一名县卒,只能战战兢兢的离开,通禀县令。

“走开!”

另一名县卒还想拦夏寒,却被太铭一下推走。

进入大门以后,是一个大院,里面挺宽阔的,有篮球场那么大。周围许多房屋,都是各曹的办事处。

大院的中心,有一块巨石。

石头上写着大夏非常著名的一首诗《天雀》。

天雀是一种传说的神鸟,勤劳而有韧性,善待同类,主持正义。据说人帮助它,它必报答人的恩情。

这首诗的体裁,有点类似于华夏的《诗经?国风》,主要意思是为官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为百姓做实事,爱民如子。

此诗,传唱天下。

但能做到的官吏,寥寥无几。

夏寒看着此诗,若有所思。

他能不能在华夏的前辈身上,抄袭一首诗,获得士人、学者的崇拜。

士人和学者,肯定不乏红色气运。

但下一瞬,夏寒凝眉。因为这个世界,可没有唐诗宋词,没有律诗绝句。

文学这种东西,不仅需要改革,还需要发酵。

如果没有盛唐气象,也无法诞生那么多熠熠生辉的诗篇。

这个时代的诗,有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风雅颂,也有类似于楚辞。

另外,和华夏乐府诗很像的文学,正在流传。夏寒在大易的时候,古体诗正在大易国抬头。

武者的世界,大多数贵族士人都修武,飘逸洒脱,有轻侠之风,对文学的要求,没那么严谨,格律自由,不拘于对仗,平仄、押韵较宽。

这个时候,夏寒要弄一个唐诗宋词,估计会被埋没在黄沙内。

文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时代影响着诗人。

“大胆,你们强闯县衙,可知是何罪责?”

这时,几名捕快,提刀冲来,向夏寒质问。

县衙的捕快和县卒不同,捕快待遇很高,清一色武者,特别是捕头。往往后天七重以上。

州郡之内,还有先天境界的名捕。

朝廷的刑部,更有化境级别的四大神捕。地位等同于禁军将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