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 大理复国(十六)(1 / 2)

其实会川府里大理并不比腾冲府远多少,但是高伊带领人马一出会川府就遇见麻烦了。那个刘琦带领几百人分成数十个队伍,不停的骚扰高伊的军队。不是晚上在宿营地敲锣打鼓让他们不能安睡,就是破坏道路桥梁,让行军困难。可以刘琦的军队人少,行动灵活,当高伊派人围剿的时候这些钻进深山老林就不见了。

高伊看到眼前的老龙江桥梁又断了,心中默默问候了几百遍金家沟刘氏弟兄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亲属。他久居大理,知道这道老龙江水直接流入洱海,这个大桥是通往大理的必经之路,过了老龙江只需2日便可到达大理,如今桥梁断了,只能重新搭建。

高伊询问了一下,要想修复这座桥至少需要3天时间,高伊于是命令就地驻扎,等桥修好了再行行军。

张文远连续攻城数天都皆无战果,这几日他损兵折将已经过千人了,营中粮草将尽,所有这些都让他忧烦不已。

这天他终于接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是高伊的2万大军已经到了老龙江,张文远闻之大喜,可是随之而来的消息是老龙江的大桥被拆了,高伊政采命令人修桥。张文远得知这个消息后对着老龙江破口大骂。其实桥段了,只要是用摆渡也能渡过一些人马或者架起几座浮桥也比修桥快上很多。即便不架桥把低度,总得支先给送些粮草,也能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才好,没想到高伊就这么停下来不紧不慢修起桥来了。

就在张文远大骂高伊的时候,军需官悄然的走了进来,他见张文远骂人并没敢过去答话。张文远骂了一会,心里舒服了一些,问道:“你到此何事?”

军需官道:“今日晚餐是照常发放,还是减半发放。”

张文远道:“军粮还能支撑几日。”

军需官道:“如果减半发放还能多支撑些时日,如果照常发放3日后粮尽。”

张文远叹了口气道:“除了大象以外,其余都减半供应吧。”

军需官领命而去,虽然说是减半供应,但是没人给他张文远减半的。张文远看着这一桌子的饭菜是一点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只是盯着桌子发愣。他几乎能够听到大帐之外的士兵已经开始抱怨了,天越来越黑,这抱怨之声也是越来越大。

“来人”,张文远再也吃不下去了,他打叫了一声。

张文远几个亲兵闻声走了进来,其中领头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张文远道:“你们几个拿着我的大令巡视各营,若有闹事的立刻抓起来。”张文远明白如果任由抱怨声起,有可能发生营哮。

张文远的亲兵持大令走后不久,突然一个小卒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道:“启禀大人,营门外来了一直队伍,说是给我们送粮的。”

张文远一听大喜,问道:“他可说哪里来的。”

小卒道:“我问了一下,说是高伊大人派来的。”

张文远暗道:看来刚才没有白骂高伊,这就把粮食送来了。

张文远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寨门口,他登上了寨墙,往寨外一看,果然有一只3人的押运粮食的队伍。这只队伍点着百余只火把,照的整个队伍亮亮堂堂的,为首的一为将军,骑在马上正在四处张望。

张文远借着押粮队的火把,能够清楚都看到队伍的情况,因此放心了不少。他问道:“来者何人?”

那个将军道:“我是高大人手下的牙将,姓刘,请张文远大人出来答话。”

张文远道:“我就是腾冲太守。”

那将军道:“你那里黑糊糊,我怎么能够辨认。”

张文远见对方理直气壮的,也就命令人点起了火把。那将军仔细的看了一下张文远,询问了周围士兵几句,显然确定了张文远的身份。他抱拳道:“还请大人见谅,在下没见过大人。这是高大人让我跟你来来的5担军粮,说是务必交给大人,还请大人查收。”

张文远道:“我的信使可在军中。”

那将军道:“我不曾见过什么信使,如今高大人的大队在老龙江受阻,大家都在忙着修桥,我是坐着摆渡才将这些粮食运送到这里的,还请快快收下,我好回营交令。”

张文远见自己派出去的信使并没有回来,心里起了一丝丝的怀疑,但是他随机想到也许是信使受伤了或者是有什么其他原因不能前来也是有可能的。况且这些人这么大张旗鼓的前来送粮,也不像是诈营之辈。

张文远道:“我未见信使,故而要验验你的粮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