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的声音响起,面无表情的许秋走了进来。
他镇定自若,丝毫没有因为外界的瞩目而有任何情绪波动。
仿佛这就是一台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手术。
事实上,对于他来说也的确如此。
在所有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疯狂肝模拟手术室,硬生生做了六十多次手术,逐渐把评级提升到了S+。
不说成竹在胸,也是十拿九稳了。
“薄层扫描的结果已经传到工作站了,头颅影像三维重建的靶点完成筛选!”
影像科的助手汇报着。
和其他的手术不同,植入术对术中的影像监测要求极高。
术前的核磁共振、薄层扫描等影像,都需要导入专门的运算软件中,从而计算出三维立体定位的参数,确认手术靶点的位置、深度、区域等等。
麻醉时多次提及的微电极,意义就在这里。
它的作用是实现术中电生理定位。
根据术前的影像学定位,术者需要向病人??植入一根临时微电极,起到探路者的作用,它能直接检测到神经元细胞的放电,然后在术中检测的计算机系统中转化为医生能看到的信号。
不同脑区,不同核团的信号是不一样的。
通过辨别目标靶点的特征信号,术者可以判断脉冲电极是否进入了目标核团。
当然,微电极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
植入电极后,医生可以直接激活脉冲装置,测试装置对靶点的刺激?,通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是否有改善,预估手术疗效!
如果刺激有效,则可以植入永久电极。
但如果脉冲刺激后没有什么改善,医生就该考虑放弃植入,或临时安置装置,观察后续疗效再做决定了。
这就是为何麻醉团队如此关注微电极。
也是许秋的麻醉方案为何让麻醉团队惊为天人!
能同时兼顾微电极和病人的术中验证,只有许秋规划出的这套清醒麻醉方案能实现!
……
终于,许秋换好手术衣,来到了主刀位。
众人的神经也紧绷到了极点。
不过,在看到许秋的口罩时,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怔。
卡通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