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御前军议(一)(2 / 2)

听到这里,刚刚面露不在意表情的次辅李三才和兵部尚书袁可立也面色开始慎重起来。不管是不是真的,听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毕竟,在城外野战,东虏人壮马快械利,我军不敌东虏,这点是不能回避的。”方从哲又说了一句戳李三才和兵部心窝子的话。吴军打仗不行,过在李三才,在兵部。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领导责任。

方从哲到底宦海城府多年,几句话一出,说得兴平帝频频点头,顺带碰了京营又打击了政敌李三才。

皇太极立国后,崇尚吴人文化,一改努尔哈赤一味打压吴人的政策,善待在金国的吴人,攻心为上,已经吸引了一批吴人工匠为其打造军械,对金军战力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大业三年开始,金军在野战中已经是压着吴军打了,除了军卒自身身强力壮之外,军械的改进也是一大重要原因。一般野外对战,金军精锐马甲可以以一敌五,一般金军能做到以一敌三。

听到这里,李三才、袁可立等兵部一干官吏就坐不住了,“为臣有负皇上重托,不能擒敌酋于御前,布天威于四海,臣等惭愧。”李三才等一干人低头做势要跪,带头检讨。

一旦遇到风向不对,先低头检讨避避风头,这也是个态度问题。

“次辅言重了。东虏军强,也不是一日之功。你们不必太自责。还是先听方相把话说完,大家再从长计议。”兴平帝对李三才一阵抚慰。

“谢陛下体恤。”李三才作出感激之状。

“方相继续。”兴平帝把话题又拉回了主线。

“为臣思虑,第二种可能性较大。据臣所知,贼酋阿济格素来和皇太极不和,此次突然打破东虏入寇惯例,可能也是其一意孤行。臣观历次东虏入寇,均为皇太极亲自带队。从此次东虏旗号看,此次出兵的主要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一兵未出。故臣判断此次入寇并非皇太极之意,而是阿济格自己的意思”。方从哲一口气说完。

“言之有理。果然如此。”兴平帝也不傻,只是没有方从哲观察的这么仔细。细细思索,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东虏历来入寇,一般只为一事,那就是劫掠金银、人口、铁器,以充实力。而本次阿济格本部驻足京师不动,我猜其意拟与我军打一硬仗,在女真内部行立威之举。当然,他们兵少,我军兵多,预计也不会与我朝打消耗战,……”方从哲继续分析。

其实他不是很懂军务,此次御前军议前也是召集了府中智囊集思广益,其中有个叫孙承宗的,是个举人出身,年轻时在九边游历,目下正在给他儿子做西席,对兵事颇有见地,这些都是他的想法,方从哲的智囊们又一起作了完善。

方从哲一席话让李三才、袁可立颇为惊讶,没想到他对兵事还有如此见解,以前还真是低估了浙党。

方从哲,浙党领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