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这座前哨坞堡竟敢抵抗大军,攻破之后全部杀了!粮草物资全部抢走!围墙全部拆毁、屋舍全部焚烧!”
“声势要尽量往大了闹!咱就算不能直接攻破长城要隘,也要把面铺开,让刘备感到处处受敌!”
高干带着六万三族联军,在张家口外的长城沿线,可谓耀武扬威,短短一两天之内,就扫清了很多关外的汉人。
这些年下来,因为边事渐渐平息,汉人也是有贪图草原之利,出关来放牧、贸易的,渐渐就会形成汉人的聚居点。
民间经济的自然发展形态,不可能完全按照军事和政治的严格分界,总有边民贪图利益,按照当地的情况来组织生产生活。但随着战端重启,这些人自然也会遭到灭顶的损失。
另外,高干虽然没有把握直接在张家口突破长城,但他迂回绕路,在山险之处寻找深入长城以南抢一把的机会,却还是容易的。
众所周知,长城自古其实并非牢不可破,因为太长了,没法处处驻军,进攻方只要挑选一个点,总是能突破的。
长城的真正意义,更主要在于迟滞游牧民族毫无顾忌地继续深入、也为汉人调动军队断敌归路争取时间、限制敌军机动性。
一旦草原游牧太深入,汉军反应过来,把背后的险要之地重新堵上,关门打狗抵消掉游牧的流窜作战机动性,游牧文明也就凉了一大半了。
所以他们才每次抢劫都浅尝辄止,在汉人反应过来得以堵住缺口前,就主动退走。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短短两天之内,高干就在张家口东西两侧各找到了一些缺口,深入长城近百里,肆虐了好几座县城。
那场景,如果有221年穿越回去的看客见了,肯定会惊诧:这路数,怎么看着跟《帝国时代4》里的成吉思汗战役差不多?
那游戏里,有一个战役成就,就是要先在张家口长城关外白给送死一些兵力,然后吃一堑长一智,剩下的人马绕路翻山、绕过雄关直扑背后的怀来,然后再去居庸关。
只能说,从古到今,上谷代郡一带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从这儿破口求战的部队,路线都差不多。
九月三十,又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很适合骑兵大范围机动,没有秋雨泥泞的烦恼。一大早,高干就接到前方急报。
“禀将军!汉太尉张飞,已经率军主动发起反击了!”
高干神色一凝,郑重追问:“哦?张飞可是走长城南线、往西去宁县了?这是要堵我军绕路翻山人马的后路?若是如此,让走宁县劫掠的部队,立刻北撤,可别被张飞堵在长城以内。”
斥候摇摇头:“不是,张飞没有去堵宁县的后路,而是直扑此地而来了。”
高干顿时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直扑我?我军可是号称三十万,他敢扑我而来?有多少人马?”
斥候如实回报:“大约一两万人,或许更多,后军旗号不明。我等是探知张飞出关后,就立刻来回报了。”
高干面色变得有些阴沉,一时沉吟不语,试图揣摩明白张飞的本意。
他的副将牵招想了想,分析道:“张飞素来莽夫,却也不至于如此寻死。莫非他是有恃无恐,根本不相信我军有三十万?若是如此,我军要是避战,怕是直接让他看穿虚实。”
高干一咬牙:“那就不避战,但是假装我军已经四出劫掠,所以中军留守不多,暂时跟他正面对峙、等待劫掠的部队聚拢即可!摆出这个姿态,张飞也就看不出我军虚实了。”
高干的想法很简单:张飞不是怀疑他是不是真有三十万么,那就告诉他,真有,但都四散撒出去了,没有集结在一处。
草原游牧打仗,也是历来这样的,比较“去中心化、扁平化管理”,喜欢分兵多路各自寻找战机。
毕竟面对长城防线,谁也不能事先预测汉人在哪儿防守薄弱。一开始广撒网、确保撒成功后再利用机动优势重新集结,也很正常。
高干可以演得这个过程稍微拉长一点,也很合理。
牵招想了想,请示道:“那我军当于何处与张飞对峙?这草原上扎营对峙,太容易被看出虚实了,多立营寨,难免空虚,反而被张飞各个击破。”
高干也没想过,直接把问题抛回去:“依你之见呢?”
毕竟在历代三国志游戏里,高干的智商还没牵招高呢,这种时候就该放权。
牵招仔细盘算一番:“如今,只有稍稍往西退却,依弹汗山、临仇水下寨,摆出重新集结部队破口之态,可以骗过张飞。
仇水乃桑干河支流,仇水河谷会穿过外长城,一直流淌到涿鹿(怀来,与桑干河主流汇合。我军在弹汗山扎营,可依托山势,防止张飞窥明我军虚实。而且有依山傍水险要,张飞进攻的方向也被限制。
当然,最好还是指望张飞不自量力,如果我军能歼灭只带了一万多人就出击的张飞,那后续一切都不用准备了,刘备绝对会坐立不安,把幽、并全部汉军主力都往这个方向集结。”
最后这番话,着实让高干有些不甘心,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中用!没胆子啊!
自己带了六万人来佯攻,张飞只带了一两万就敢主动出关迎击,这种行径,但凡自己战斗力强一点,直接把张飞灭了不就好了!
换句话说,张飞这行径,从弄险程度来说,跟张卫出阳平关、哥舒翰出潼关一样,都属于兵法上中计的一方的。
差别只在于张飞的兵力确实精锐,装备也好,士气高昂,所以人家有这个实力明明比你人数少那么多倍,依然不要怂就是干,这跟谁说理去?
……
十月初一,张飞就这么大大咧咧在弹汗山下、仇水东岸的草原上,与高干对峙扎下了营寨,并且主动搦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