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惊天猛料(2 / 2)

但随即蔡邕就以“无法上任”为由,补偿给了他一个跟巴郡太守品秩差不多的侍中。

而许靖也以同样理由补偿成了尚书令——而许靖被任命为巴郡太守之前,他只是尚书“郎”,一个郎字和一个令字,品秩差了不知多少呢。

然后朝臣们才看明白董卓的操作:这是不想让这俩货升得太快招人恨呢。

说白了,巴郡太守就是如今朝臣的一个过桥遮羞垃圾桶,让关系户们可以快速走完“六百石京官-两千石外官-因为没法上任-补偿你一个两千石京官”这条捷径。

但是,李素杀出来了!历史在这里就发生了一个拐点。

张鲁已经被刘备干掉了,板楯蛮也被花钱收降了,甘宁也被俘虏了!

只要李素出现,他什么时候出现,就宣告了什么时候巴郡太守可以成功上任!

得到了准岳父的内幕消息后,李素瞬间就调整了他的战略,改口劝道:

“既如此……我看泰山也不必等大将军调任您为侍中了——大将军不是要先调任泰山为巴郡太守、而后以无法上任为由才留中改任么?

小婿愿意算好时间,等大将军前一道巴郡太守的调令下发后、而后续一道留中调令还未发出时,中间这个时间差,抵达京师、向陛下报捷、告知汉中、巴郡均已平定,巴郡太守可以上任!

而且小婿也是为泰山好,侍中之职,原本或许清贵,但最近接任侍中之职,却不太吉利,因为那个刚病重卸任的董侍中,可是牵连到了刘焉逆案当中。”

嘿嘿嘿,何进和王允也学董卓,想把巴郡太守这个没法当的虚职当成过桥遮羞的垃圾桶,这下玩脱了吧!

(以何进的智商,估计想不出这种官场操作,他和董卓用了同样的招数,可能都是少府王允教他们的

蔡邕听了,眼神瞬间一亮。

他当然也想回来做官,但眼下京城的局面看起来就不太稳当,能做外官肯定比做京官舒坦。

要是能真的当两千石的大郡太守,不比侍中舒服?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巴郡原先到不了,贤婿来了,不就能到了么!好好好,那我们调整一下时间,贤婿还是先回南阳伊阙关外装病……半个月吧。等大将军假装外放我为巴郡太守的调令一下来,我立刻快马通知贤婿,贤婿再快马兼程进京。

对了,贤婿刚才还说,那董扶董侍中也牵连了刘焉逆案,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怪我刚才没仔细看全部逆信和口供。既然要相助贤婿成此事,不如趁此机会,把所有涉及刘焉同党的证据都先验看一遍,我也好有心理准备,知道近期朝中哪些人还可亲近,哪些要保持距离。”

蔡邕这是想尽快把跟刘焉有牵连的人挑出来,这几个月尽量撇清关系尽量不要交往,免得外放之前的最后关头落下什么把柄翻车。

他现在可是无比珍惜去外郡当太守的机会。

李素便再次把刚才那些书信、供词仔细排列,还亲自指点他验看。

其实在朝廷中枢、牵连到刘焉逆案的人也不多,主要就是董扶,罪证无非也是刘焉伪信里写的那些谶纬预言,什么董扶告诉他“益州有天子气”,“令世侄吴懿之妹贵不可言,可为三公子良配”之类大逆不道的话。

蔡邕看了之后,气得发抖:“这董扶!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对刘焉说这种劝人大逆的话,看样子他是不得在病床上善终了。

嗯?这里还提到,刘焉确实听信此言,为他三子刘瑁定亲了吴懿之妹……那吴懿不是吴班的族弟么,吴班之父吴匡,岂不是也牵涉到了逆案之中?吴匡可是大将军麾下执掌京城卫军的心腹啊,他与张璋二人各掌一半京城兵马。”

听蔡邕冷不丁说出这条人际关系时,连李素都忍不住吓了一跳:什么?吴懿居然是吴匡的侄儿?

他前世看三国,有点灯下黑了,一直觉得吴懿不过是蜀中重臣,跟雒阳的朝廷中枢应该没什么关联。被蔡邕一提醒,才注意到其中竟然还有这样一层亲戚。

这吴匡可也是董卓屯何进势力时的关键棋子啊。

正史上何进被宦官杀害后,光靠袁绍和曹操那点保护何进的贴身保镖,根本是攻不下皇城也杀不了宦官的。真正攻打皇宫的主力,就是吴匡的部队。

而董卓和少帝回京之后,要吞并何进的嫡系人马,拉拢的主要对象就是吴匡和张璋。是这两人被董卓吓住、笼络住之后,董卓才压倒了雒阳本地军队。

而且吴匡和张璋还在何进死后,把跟他不和的弟弟何苗定性为“谋兄之贼”,杀了何苗,才导致何进势力彻底没了主心骨,不得不崩塌依附董卓。

没想到这么一个关键的京师统兵将领,居然也可以牵扯到刘焉逆案中!

吴匡已故的亲哥哥,现在成了刘焉的儿女亲家!还有人说吴匡那个侄女儿有皇后之相!

这个猛料提前几年爆了出来,可不得了啊。

李素的大脑飞快运转起来:这条额外的消息,要如何利用?要不要把“刘焉说吴懿之妹贵不可言”那封信抽掉?还是按照原计划实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