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孩听到许一言的问话,眼眶一红,低下头道:“乔先生病得很重,我却没钱帮他请大夫,现在好了,公子帮了我大忙。”
“乔先生是谁?”许一言好奇地问。
“乔先生是我们天德书院的先生。”
“天德书院的先生?”
“嗯,乔先生收留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作弟子,免费为我们教授学问。”经过这两次的接触,他对这小孩已有好感,同时也对这位生病的仁慈教书先生有了兴趣。看看天色还早,便对那孩子道:“你叫什么名字?可不可以带我去看看乔先生?”
“我叫覃宽,小名阿宽。”孩子高兴地连连点头,“我这就带你去,离这里没多远。”
远离官道的僻静山坳中,有一间孤零零的茅屋,虽隐在林木茂密山坳中,却并不荒凉寂寥。房前种有整齐的菜蔬,屋后还有几棵茂盛的大树,树上野果正红。想必阿宽卖的果子,就是来自这些树。
“到了!公子走快些!”阿宽兴冲冲地加快了步伐。许一言跟着他来到茅屋前,就见一个小女孩迎了出来,满面悲戚地对阿宽急道:“阿毅你可回来了,乔先生快不行了,他一直在喊着你的名字!”
“乔先生!”阿宽丢下许一言,一头便冲进了茅屋。那小女孩满脸忧色,跟着阿宽也匆匆进去了。许一言抬头看看茅屋上那块牌匾,上面篆刻着“天德书院”四个大字,顿时他心生敬仰。
举步进入屋中,只见茅屋里面有七八张破烂的木桌,几块木墩和石头用来作椅子,大厅正中只有一幅笔力遒劲的楷书中堂,上书: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最后落款是空灵飘忽的两个小字——乔瑜。
许一言默默体味着这副气势如虹的中堂,心中敬意油然而生。上联化用《易》意,赞孔子道德崇高。谓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光辉与日月相等,其进退与四季代谢一样整然有序,其奖罚与鬼神所降的吉凶相应。“气备四时”,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绪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原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指气度弘远。“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语出《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下联概括韩愈《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联语气势恢宏,符合孔子这位“万世师表”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崇高地位与身份。
文中那种气度宏远的情怀、万世师表的信仰,与他心灵深处那种“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传绝学”的文人情结,发生了强烈的共鸣。仰望着有些古旧的中堂,他不禁在心中暗叹:“这,或许才是我辈读书之人的楷模吧!”
此时跟在后面的苏芷妍,也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这茅屋前,她看着屋内许一言的一举一动,生怕让他发现,只远远地留意着屋内发生的一切。
“先生!先生!乔先生!”里屋突然传来阿宽的哭喊,许一言忙跟着进去,就见简陋的房间内,一个须眉皆白、满面枯槁的古稀老者正躺在破旧的木床上,几个和阿宽差不多大的小孩跪在他身前,人人垂泪,哭泣声不绝于耳。老者气若游丝,已届弥留,却还强提着最后一口气,浑浊的双眼定定望向虚空,似乎不愿就此离世。
许一言默默来到老僧面前,低声问:“乔先生,您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老者喃喃低语,声如蚊蚋:“这世上可以没有我乔瑜,但是我走后,这些孩子怎么办?他们有些无父无母,以后谁教他们识文断字,谁教他们经史子集?”
许一言心底突然涌起一股难抑的冲动,如受神召,他默默在老者面前跪下,凝望着他那浑浊的双眸轻轻道:“乔先生,许一言愿接过你手中的天德学院,让它永世流传下去!”
老者散乱的目光渐渐凝聚到许一言的身上,二人默默对视,俱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彼此的灵魂。老者枯萎的脸上渐渐泛起庄严的微笑,就像看到了命中注定的衣钵传人,他如释重负地轻轻一叹:“我总算等到了你!”
虔诚地接过老者手中那柄锈迹斑斑的钥匙,许一言轻轻道:“乔先生放心,我会让天德书院的每一个孩子在我手中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老者长如释重负地长吁口气,慢慢闭上了双目,头也缓缓耷拉下来。
“先生!”阿宽放声大哭,想要上前唤醒乔先生,却又不敢冒犯他的遗体。许一言拍拍孩子的头,轻声安慰道:“乔先生走得很安详,他已经去了他心中的极乐世界,你不用太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