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留下姓名于青史者,大多为王侯将相,鲜有普通之人留名于青史之上。
卫言身为司马,虽也不算普通白身之人,但比起王侯将相者,犹显不够身份。
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除了那些世代黔首的普通之人,像卫言这样的普通官吏也是鲜有能留名于史者。
但是,现在的卫言有了那么一丝留名历史的机会了。
王莽的未来就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未来,若是卫言能够得到王莽的赏识信赖,并且也没有中途夭折的话,他现在是极有可能成为一位留名青史之上的幸运之儿。
不过,在此之前,王莽还是要好好考察卫言一番,确定其才能之后,王莽才能确定卫言是否可具培养的价值。
毕竟,世界是残酷的,不是每一个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有用之人。
大多数人在历史的浪潮之中,卑微的就像是路边的野草,一把荒火烧过之后就算是来过世界一遭,无声无息的让人可怜。
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命运,无论怎么用什么样的平等自由去美化,也改变不了历史只记录王侯将相和有用之人的不争事实。
卫言直勾勾的盯住严尤,这次胜利他志在必得!
屯骑营是四营之中唯一的重甲营,不管是日常的训练强度,还是身体素质都强于其他三营。
所以,卫言遇到严尤之时,他坚信自己必然可以战胜严尤,从而进入到最终的决赛之战。
卫言横冲直撞带着鞠球,冲过了两位羽林营队员的阻挡,直取严尤身后的球门。
严尤看着卫言如此凶猛而至,顿时压力倍增,卫言的身材比他健壮许多,若是与其硬抗,肯定是会被一下撞飞的。
但是,严尤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卫言如入无人之地般嚣张自如。
所以,无论如何严尤都必须阻挡卫言的攻势,不能让他进球得胜。
严尤绷紧着身体,死盯着卫言,就在卫言要突破他的防线进入到最后的必胜之局时,严尤忽然侧身一撞,将卫言的身体撞偏一旁,随着脚下之球也就失去了卫言的助力,开始随着惯性而去。
严尤抓住机会想要反身追球,但卫言也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严尤的后腰腰带,随着力量的迸发,一下就把严尤给扯到了一旁。
接着卫言便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追上鞠球,一脚踢出!
鞠球就像是一颗炮弹一样,朝着严尤一方的球门射来,这时候无论是谁也都回天无力。
毕竟,这时候的蹴鞠玩法是没有守门员一说的,一旦被突破到了最后极限位置,几乎必输无疑。
王莽看着卫言这一脚定胜负的野蛮一击,眼中也不由闪出一抹喝彩的亮光。
虽然,从过程上看卫言好像不讲武德抓了严尤的腰带,才获得了这次胜利。
但王莽更看重的是卫言这一往无前的过人之力。
从一开始卫言就没有依靠队友的帮助,仅靠自己一人就以如此蛮力突破重围进得此球。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卫言就是一位敢于冲锋陷阵,且有万夫不挡之勇的猛张飞式的先锋之将。
这种勇敢无比的将军,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中确实也是难得一见的个中猛将。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管最后卫言输赢如何,他刚刚的表现就已经在王莽心中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印记,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王莽就会给此人机会,让他一展所长,成为自己手下的尖刀!
比赛继续进行,距离饭点也越来越近。
四溢的羊肉香味此刻已经弥漫到了整个校场之上,使得很多在场将士都不由自主的分散目光,朝着营中伙房的方向看去。
王莽也闻着这诱人的肉香,这个时候的羊可是正儿八经的吃草羊,是没有被喂养过任何添加剂饲料的,所以这浓郁的肉香也就显几分诱人。以至于使得王莽都忘了羊肉还有膻味。
就在王莽呼吸着这弥漫在空气之中的香味之时,严尤和卫言之间的比赛也留下帷幕。
最后还是卫言以强悍的身体素质突破了严尤的防守,拿下了三比一的胜利比分。
接着最后一场由屯骑营卫言对战虎贲营向专。
这一场比赛的悬念不大,向专并无严尤之能,更无卫言之猛。
所以,这最后一场比赛几乎是在毫无悬念的预料之下,就完成了最后的对决。
卫言果不其然的带领着屯骑营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王莽看到卫言胜利,也信守承诺。
立刻就将自己的佩剑赏赐给了卫言。
卫言捧着王莽所赐的佩剑,激动不已,朝着王莽便直接拜道:“卑下多谢将军!”
王莽看着卫言,也微微笑道:“此乃是汝应得之赏。吾之佩剑长三尺六寸,乃是取南山之晶所炼,虽比不得削铁如泥之神兵,但亦是难得一见之宝物。今日此剑赐汝,望汝以后不要辱没此剑之威也。”
王莽这把剑也算是一把高级铸剑,造剑所用的材料是取之于长安之南的终南山上。
虽不敢说价值百万,但至少也能值十万钱了。当然,如此贵重的佩剑,用它上阵杀敌肯定是够呛的,但作为一把标准的贵族佩剑,那绝对拉风!
汉时之人,不管是朝野贵族,还是乡间游侠都喜欢在腰间挂一佩剑装点门面的,即便是文臣也不例外。ap
而且,也正是因此,在汉代很曾出过不少与剑相关的故事典故。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典故,那就莫过于刘邦剑斩白蛇的故事,以及汉宣帝故剑情深的故事。
从这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汉代之人对佩剑的感情,绝非是后世之人可以轻易理解的。
现在王莽将佩剑做为彩头赠出,受剑之人岂能不被王莽感动?
卫言捧着王莽的赐剑,听着王莽所言,他感动至极,当即便又拜道:“卑下定不负将军所望,定会以此剑扬名四海。”
王莽看着卫言,鼓励一声:“彩!待有烽火之时,本将便举尔出战,望尔不负今日之言。”
闻听此言,卫言激动莫名。
身为大汉禁军司马,卫言也是有一颗报效大汉好战的之心。
无奈自孝宣以来,匈奴臣服,西域祥和,天下承平,虽有小乱,但都不至于动用禁军作战。
久而久之,作为大汉战力天花板的禁军,也就成了长安城中的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