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狮儿难与争锋(1 / 2)

说实话,刘俭非常喜欢鲁肃的直率。

他也挺喜欢张昭的那股虎劲儿的。

这两位人才到了刘俭麾下,可以说,这两个人正好可以形成一种互补。

看目前这种情况,针对今后的徐州,刘俭可以告诉刘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鲁肃。

特别是鲁肃,今日提出了让他西进朝廷而暂缓在南方与袁绍、曹操等人的争斗策略,这当中的见识确实是非寻常人可比。

正常情况下,如今刘备已经夺下了徐州,依照常理推断,正应该携这股大胜之势南下,与曹操、袁绍决胜负,若能胜之,则可一举收复大汉南境。

而此时若是转头西进,则徐州这面就要留精兵悍将驻守。

而且这跨度一下子从大汉朝的最东边跨到了大汉朝的最西边,实在是有点让人觉得舍本逐末了。

相比于袁绍与曹操,那西北边的骨头也并不好啃。

而且那个地方实在是特别敏感的区域,那是朝廷中枢,而且还有董卓在那里。

那十余万西凉军皆是天下精锐,再加上原本朝廷的中央军,军事实力是大汉朝最顶尖的,特别是朝廷在大义上还占据正统。

而且关中之地也有函谷关等重要关卡,易守难攻,绝非那么容易就可以打进去的。

以刘俭如今的名声来说,若是驱兵西向直接进兵与朝廷决裂,那他的声名可就都完了。

刘俭知道,其实这个天下对他而言,有一个潜在威胁。

那就是刘俭剥夺了太多的贵族豪右的利益。

虽然很多人看似臣服了,但难保他们不会什么时候再疯扑过来反咬一口。

但是却正如鲁肃所说,刘俭心中的志向可不是只是仅仅当一名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据势力。

既然他要做出以前古人都没有做出的事业,那么刘俭现在就必须要拿下朝廷。

只有占有天下政治的最高权力。他才有在中华一言九鼎的话语权,才能够有最高的政治名义,然后再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而且这件事宜早不宜晚。无论如何,他都避免不了的。

刘俭问鲁肃道:“子敬之言,我亦觉得深有道理。”

“只是徐州这边临于江淮,曹操或是袁绍,随时都能打来,却当如何?”

鲁肃言道:

“霸主之谋,自古就是谋足兵、谋足粮、谋足士。”

“九江郡,人口富庶,土地肥沃,又兼控扼四州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

“可惜自从袁公路窃据淮南之后,荒淫暴虐,横征暴敛,致使淮南空尽,五谷不长,六畜不生。”

“曹操若是要将淮南恢复原状,必然还要花费一大部分精力,但是淮地距离徐州和中原又过于近了,曹操若是大力发展淮地,又怕翌日势危,大将军或是袁绍窃占其地。”

“淮南一地虽可进窥中原,战略意义非凡,然荆州位于江东上流,袁绍对曹操又占据了咽喉之地。”

“现如今的曹操,虽然依附袁绍,彼此互为唇齿,但是时日一长,他们也必图发展。”

“大将军,依我之见,只要我们巩固边线,不让他们能够近于中原或是徐州半步,时日一长,或许江东与荆州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纵然不会发生变化。但只要扼守于边境,做出随时夺取淮泗之状,则曹操必然心疑,袁绍也定当谨慎,恐未必轻易北上。”

“自古以来,南船北马,北方士卒之利在于马战,而徐州之地多平原,南军若想北侵,恐不占优势,但北军若要南下渡过长江,却也不占优势……双方彼此互相制衡,只要谨慎以待,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

“只等大将军拿下西北控制朝廷之后,曹操、袁绍纵然雄踞于南方,亦不为大将军所惧也。”

听了鲁肃的陈述,刘俭表示很满意。

虽然鲁肃的描述在实操上还是有一些浅显和幼稚的方面存在,但是他的整体战略大局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鲁肃毕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只是一个刚刚准备入仕到自己麾下的年轻人,这样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大局观,就非常不错了。

刘俭随即对鲁肃和张昭说:

“两位皆是淮泗之人,对于东南的形势甚是熟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