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北立法(1 / 2)

也不怪阎相为袁术出此毒计。

当初袁术占据淮南之时,阎相的家族是鼎力支持汝南袁氏的。

这也就导致了曹操向淮地进兵的时候,以阎家等几个为首的望族对曹操的到来表示了非常大的不满,他们极力抵抗,誓与曹操作战到底。

问题曹操本人也不是个吃素的主。

你们负隅顽抗,不跟我合作是吧?好,那等我破城之后,咱们就好好清算一下!

在寿春被攻破的时候,阎相的家族被曹操打了个灰飞烟灭,作为典型直接从寿春的版图上给消除掉了。

当时阎相在袁术军中,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口老血直接喷出,昏死了过去。

之后,他就与曹操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他今番谏言袁术除掉曹操的父亲曹嵩,一则确实是为袁术进兵徐州做铺垫,二则也是想借此机会向曹操施以报仇。

你灭了我的家族,那我就灭了你老爹,让你也知道知道丧失亲人的痛,咱们谁也别欠谁的。

推忍之仇,岂能轻易了结?

你曹操要是有能耐,就继续还我一刀是了。

随后,袁术道:“此计可行,父之仇,身为人子,焉能不报?陶谦若是杀了曹操的老父,曹操必然兵入徐州,届时陶谦孤立无援,定然就要向我求援了!哈哈哈!”

……

……

自进入兴平三年之后,刘俭就暂时停止了征战,而是开始主抓内政,治理河北四州,特别是冀州和幽州。

随着这些年,河北越变越富裕,人口越来越多,很多寒门家族也因为新政一跃登上了河北的高层舞台,有些人开始肆无忌惮,又拿出了原先东汉王朝时期高门望族的做派。

这对于刘俭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刘俭没有着急一下子就发飙,而是抽丝剥茧,让国渊派人暗中去搜集证据,在得到了充足的证据,以及对于冀州和幽州各地新崛起的大族动向有所掌握之后,才发动了雷霆一击!

兴平三年,公元192年,刘俭在冀州发起了一场遍及整个河北四州的整风运动,名为‘扫黑除恶’专项活动。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地方有“黑恶势力”行为的人或是家族进行打击的正义活动。

所谓的“黑恶势力”,在这个时代,属于一个新词,但在刘俭的宣传团队,以及大公报连续几个月的报道和解释之下,河北大部分的黔首黎庶都知道了所谓的“黑势力”是什么意思。

管你是什么高门望族,世家豪强,豪富巨门,但凡欺压良善,跋扈从事违法行为,惹是生非的,通过武力行为威胁恐吓,控制石灰、砂石,铁器等材料市场的,且以个人影响力来处置地方案件的,不遵从河北《冀科》的法律准则的,统统定义为“黑”。

刘俭这一次下了大功夫对黑势力的可恨,可怕,可恶,可耻进行宣传教育,强力打黑,并着重强调立法,誓要将《冀科》一举推行到底。

扫黑在明面上看似只是牵扯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者,但事实上,刘俭主要针对的还是那些借着河北经济腾飞,打算凭借家族之力,控制市场,垄断资源,意图做河北寡头的那些人!

在我的境内,家族可以有钱,可以富裕,可以过奢侈糜烂的幸福生活……但谁也不许牛逼,也不能牛逼!谁也不能凌驾法律!

牛逼的只能是以我为代表的官署,就这么简单!

而且借着这次事件,将《冀科》全面推行,是必要的!

《冀科》是当年刘俭和手下的一众谋臣文士们经过好一番的研究,而在河北推行的新法,为了维护民生,为了维护庶民利益,刘俭强调推行严刑峻法!

在河北,律法凌驾于一切,包括经文教条!

这一点,可以说忤逆了很多望族以及古文经士子的逆鳞。

就是郑玄,对此也有些不满。

毕竟,汉朝是宗法社会,同时也是经学为主导的社会。

昔日,很多士子违背了律法,但因为他们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利用经学中的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脱罪,使得官署对他们的行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但日积月累下来,大汉律法在民间的执行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大汉律法,仿佛就是给普通的黎庶立的一样,普通人在大汉朝犯法了那叫犯法。

可以懂经文至理的士族高门,在大汉犯法了,那说道就多了,“惩恶扬善”“复仇可贵”“替天行道”……

反正有的人犯法就该死,有的人犯法就该点赞。

但是从现在起在河北谁犯法都不行!

所有的理由,都不是犯罪的借口!

一切都按政府法律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杀了人,不管你是不是为父为母报仇,都不行,谁杀人,都判死刑!

贪污也一样!

欺行霸市也一样!

全都得按规矩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