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神父就知道,接下来的要求肯定不是什么轻松就能完成的承诺,便坐直身体,专心倾听。
“首先是炮”,朱由榔说道:“先不说这个数量太少,朕要的炮,需要自带铳尺。”
铳尺是测算最合适装药量的比例尺,既不会装药太少造成炮弹威力不够,也不会装药太多浪费火药甚至引起炸膛。
现在欧洲的铸炮匠人在造炮的时候已经要附带铳尺了,而大明的炮兵们却还有相当比例采用粗放的装药模式:官军、清军随便点的带个小秤,讲究点的采用定装药包;自信点的山贼流寇们则大多全凭手感,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和生死在天。
而且有了铳尺,就能量化装药、弹种/弹重和射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射表这个炮兵标准化手册也就有了编制出来的可能。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变量,就是火药的配比:硫磺硝石木炭的比例不一样,那自然要影响出膛的初速;造粒与粉末状火药,效率也是天差地别,不过这个只能后面慢慢改善了。
“然后是数量”,皇帝接着说道:“三五门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大明官军需要各种口径、不同种类的火炮,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斗场景。”
“不知陛下您的需求是?”神父谨慎地问道。
“步军使用的三磅炮、六磅炮各十门,十二磅的舰炮,以及十八磅的加农炮各五门,炮车炮架随炮附送。对了,要在五年内制造的新炮,那些海里江里捞起来的古董可不行。”
漏气严重的佛朗机炮、射程极近的虎蹲使用限制太大,以后野战还得靠带铳尺炮表的新式火炮才行,朱由榔要求的这个数量,已经是仿制的最低限度,因为到时候还要分一部分到佛山这种地方,光靠广州城里的工匠怕是不能完成任务。
“除了火炮之外,还要会造炮的技师”,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这个要求基本上已经顶满了市政会所能给出的上限,桑塔罗斟酌半天,才回道:“火炮可行,但这个技师恐怕还要到果阿去一趟。”
“没关系,朕可以等,半年之内都没问题”,朱由榔一口答应,这个空窗期就由大明自己的匠人仿制试试,“但三磅炮、六磅炮这种小炮的供应数量要改为二十门。”
“只是小炮吗?那好,那好”,大明皇帝的要求已经让神父脑门上浸出了汗珠,正当他以为此次谈判圆满成功的时候,对方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三百士兵这一条需要改一下。”
神父心里一咯噔,小心翼翼地问道:“要如何改?”
“人数可以保持不变,但是需要派出军官,官兵比要达到一比五。”
“不!这不可能!”桑塔罗发出惊呼:“一比五的官兵比,也就是说军官要五十名?整个壕镜澳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说实话这个要求是有些狮子大开口。虽然崇祯二年后金军首次进攻顺天府的时候,徐光启就从澳门请到了葡萄牙雇佣军,但那只有三十一人。即便是当时的耶稣会慷慨解囊,直接派出了十门大炮,但也只有一名炮兵军官贡萨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