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南征北战,又修建紫禁城,又派遣郑和下西洋,明廷能够支撑下来,靠的就是不断发行宝钞。
结果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宝钞信用,就被朱棣一个人用光了。
后面的皇帝发起了多种救宝钞的运动,最后都因为滥发无度而救不回来了。
而这场流毒甚至到了今日,如今东南也不敢推出信用货币,因为老百姓实在是被宝钞弄怕了。
苏泽认为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可能不会发生货币滥发的问题。
但是谁又能保证以后就不会滥发?
能保持一定独立性的铸币司,以后就可以升级央行,负责制定长期的货币政策。
苏泽对着方望海说道:
“铸币司还是要从户部独立出去,以后铸币的事情要和加税一样,在制宪会议上做报告通过,这也算是有一个制约。”
众人都是一惊,本以为苏泽要将铸币司挂到内阁下,成为一个直接向内阁负责的部门。
没想到苏泽竟然直接要将铸币司挂到了制宪会议下,成为和内阁并列的独立部门。
不过想想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户部已经整个东南的第一大部了,户部的影响力甚至在超越吏部。
毕竟在东南,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负责经济事务的户部,就是财政的“源头活水”,只要户部对某个地方稍微倾斜一些,一个产业就能起来。
说完了铸币的事情,方望海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都督,上一次上海特种钢材市场的事情。”
“大理寺这边已经有了公论,买卖期货合同没有违法的地方,任福和林安的收益都是合法的。”
苏泽点点头,何心隐带领的刑部非常繁忙,东南的事务千头万绪,每一天都会出现新的事务。
大量新领域需要法律来规范,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专门的裁决。
何心隐干脆将大理寺改组,选了一批精通律法和法理的官员,又吸收了一部分研究刑名司法的学者作为顾问,修改了大理寺的职能。
除了要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之外,各种地方上有争议的司法问题也会送到大理寺进行公议。
大理寺则会选择九名官员,分别对这件事书写自己的意见,并且要将自己的处理思路写出来。
九名官员的意见形成的公议会发给提起公议的部门,作为遵照执行的临时法律依据。
不过东南并不是采用判例规则的法系,大理寺会搜集公议的问题,然后在制宪会议上提出制定成文法。
“不过大理寺认为,这是买卖合同而获得的收益,应该按照印花税来收。”
因为怕同僚不了解税收问题,方望海解释道:“印花税,就是在港口市舶司收取的,官方对合同进行公证的税,如今也是市舶司一项重要税收。”
“任福和林安已经按照印花税认缴了。”
“不过户部认为,民间买卖订单有失控的风险,涉及预售的问题牵涉多方,一旦有人卷款就会发生类似于保险的金融问题,所以暂时叫停了钢材期货交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