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榆林募兵(1 / 2)

在潼关时,孙世瑞便想过王徵可能不会跟自己走,毕竟岁数太大了。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只是没想到,王徵对朝廷态度竟是这样。

可说是大逆不道。

七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大起大落,也不怕朝廷找他麻烦。

更重要的是,信教久了,潜移默化,离大明越来越远,离天堂越来越近。

那么问题来了,大明是地狱吗?

至少在明末,在陕北,在李自成和李定国的老家,在吃观音土的乡党们眼中,它是人间地狱。

~~~~~~~~~~~

拜别王徵,带上西学火器手稿,领着唐恩城等人离开了“简而文”。

尽管王老爷子认为明军屡战屡败的原因不在火器,而在使用火器的人,但他还是将自己毕生所学火器制造精髓都送给了孙贤侄。

走在路上,孙世瑞不止一次打开木匣,匆匆看了几眼,发现稿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各种数学公式,有些城池构建稿纸上还画着详尽的工程图。

看来王老爷子真有两把刷子。

所有稿件图纸,孙世瑞都看不懂。

孙世瑞心满意足,如获至宝,他知道,看不懂就对了。

唐恩城骑在马背上,见孙千户一路抿嘴偷笑,正像他平时偷看《金瓶美》的样子。

“孙千户!此次三顾茅庐收获颇丰啊。孔明先生呢?”

孙世瑞心情正好,咧嘴一笑:

“你不就是本官的孔明吗?”

“这些都是火器铸造之法,抵得上三千家丁啊!”

唐恩城撇撇嘴:“跑这么远来泾阳,人家一堆破纸就给你打发了,还怡然自得!老夫志在养生,不想当什么诸葛亮,武侯严刑峻法,以一蜀之地对抗天下,螳臂当车最后劳累而死,不足效法也。”

张二虎骑在骡子上,听见唐师爷这样评说诸葛亮,立即反驳:

“唐师爷说的是什么话?诸葛亮杀了曹操,这样一个大忠臣,怎么就不足效法了!”

唐恩城沉默不语。

~~~~~

出鲁桥镇,入泾阳县。

但见平畴旷野,村落相连,烟塍垄盛。

泾阳位于关中盆地、泾河北岸下游,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南有舟楫之便,经泾河达长武、彬州直入甘凉。北过富平通耀县、同官达延绥,西经礼泉直趋凉甘。

可谓地理优越。

地当秦陇商货孔道、南北货物转运枢纽,富商大贾骈聚辐辏。

《续修泾阳县志》载“商贾四集,肆店连衢”,人称“关陇大都会”。

故泾阳民众富有经商传统,商民众多。

《陕西通志》曰“泾阳为西安剧县……民逐末于外者八九”。

~~~~

入城,正值十日一次的集市,游人冠盖如云,万头攒动。

南北大街,吹拉弹唱,卖艺说书、古玩字画,围得水泄不通。

孙世瑞挤出人群,望着远比潼关繁华的泾阳县城,惊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语:

“若到此处,不知能催收多少银子!”

唐恩城望着满街红男绿女,诗兴大作,口占一首:

“扑面尘沙眼不开,八面仕女似风来。驾牛驾马车如许·····”

孙世瑞笑道:“这打油诗,还不如我的。”

众人诧异:“孙千户也会写诗?”

孙世瑞故作沉吟,昂首吟道:

“渡了黄河又渭河,春风秋月等闲过。泾阳仕女如相问,比我来时美人多。”

唐恩城目瞪口呆:“这也是诗?”

孙世瑞点头道:“对,名字都想好了,《过泾阳怡红院》。”

~~~~

街头熙熙攘攘,不知有几千几万人,几人牵着马,行走不便。

毕竟是别人地盘,孙世瑞也不敢用马鞭直接开路。

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挤到一家客栈。

张二虎麻利的招呼店伙计牵马,点了几碗疙瘩面。

三人加上十二个卫兵一共十五人,分坐三桌,一行人差不多占了半个门面。

旁边几个茶商见孙世瑞他们提刀进来,连忙让开座位,把板凳搬到更远处坐了。

刚坐下,唐恩城便指着桌子上的碗碟儿介绍:

“孙千户,你久在京师,泾阳的疙瘩面没吃过吧!这可是一绝啊。”

“一绝?”

孙世瑞瞅了眼远处坐着那几个茶商,模仿关中口音:

“那你就说道说道,它有甚特别?吃一口能成仙不?”

张二虎插话道:“要是被面噎住,就直接成仙了。”

周围有几个行人纷纷朝这边张望。

孙世瑞道:“二虎,你见过人被噎死?”

二虎埋头猛地吸溜一大口,小半碗面条便没了。

他脸上露出贪婪神情,店伙计知趣的上来加面。

“公子,我咋没见过?大前年,我十五,在米脂县衙门的施粥棚子里,亲眼看见有人被粥噎死。”

“人还能被粥噎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