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汗,时代变了(2 / 2)

这下中路的武装牧民瞬间就倒下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也不敢冲锋了,直接逃跑了。

毕竟蒙古大汗就给那么点军饷,他们玩什么命啊!

看到中路的进攻被打退了,崇祯皇帝直接指挥炮群给左路的武装牧民们来了一轮齐射,直接把左路的武装牧民们也给打崩了,纷纷开始后退。

只有右路的武装牧民比较幸运,没挨什么炮轰,直接和崇祯派去护卫右翼的一千天子家丁们打了起来。

但是他们和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对冲是极为崩溃的,双方打出了完全不成比例的交换比。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

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全是装备着板甲的超级精锐,普通武装牧民能有什么好武器,打上去根本就不能破甲。

连甲都破不了,还怎么造成有效杀伤?

相反的,蒙古大汗因为没有什么冶炼技术,根本没有多少好盔甲,就一点普普通通的盔甲全给自己的蒙古铁骑兵装备上了。

至于这些武装牧民,那就纯属是一大堆的炮灰部队,死多少都不心疼的存在。

蒙古大汗要真有什么盔甲都得去装备自己的蒙古铁骑兵啊,怎么会给这些武装牧民?

别被什么三流电视剧误导,真正的战场里面,有甲兵打无甲兵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这里就不得不科普一下:中国古代为什么一直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说法。

与影视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几乎毫无作用不同,甲胄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极大。

它的防护效果非常好,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重要性,绝不是那些无良影视剧中表现得那样脆弱,要知道真实历史上,普通刀剑是很难对盔甲造成有效伤害的。

这就意味着士兵一旦穿上铠甲,就能极大地提高自身的防御力,增加他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和战斗力。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当士兵穿上铠甲作战以后,就意味着他的容错率被大大提高了。

即使是失手或是双拳难敌四手的被敌人砍上了几刀,捅上了几剑都没什么大碍,还能够继续作战。

或者说他可以凭着铠甲坚固硬挨敌人的攻击,连防守都不用,只需要一门心思的进攻杀敌就行了。

因为敌人砍他一刀他没事,他砍没穿铠甲的敌人一刀,敌人就没了,这意味着他几乎可以在战场上以一当五。

铠甲对士兵战斗力的提升,那可不是一星半点,人、马全都装备铠甲的甲骑具装更是古代版的坦克,防御力惊人,战斗力也特别惊人,用来冲阵再好不过。

历史上,有很多场战争的胜利,都是靠着穿着重甲的士兵打赢的。

比如满清八旗兵就喜欢用身穿两层重甲的重步兵和重骑兵冲锋陷阵,为自己屡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让明军在多次战役里都被被打崩了,对他们的甲兵头疼不已。

而且真实的战争不是游戏,不管死多少士兵,其他人都能战斗到最后一刻。

伤亡率一上去,部队就很容易崩溃。

所以崇祯皇帝大规模的给自己的天子家丁们装备板甲,就是为了降低伤亡率,避免被东虏直接打崩。

而对付东虏的重甲兵,崇祯皇帝很贴心的帮他们准备了轻型野战炮和简易手榴弹。

不过在目前的战场上,右路的武装牧民们和崇祯皇帝是天子家丁们搞了一轮骑兵对冲。

结果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们因为都有好甲,而且对面武装牧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破甲武器,一轮骑兵对冲下风根本没有多少伤亡。

相反的,右路的武装牧民直接被打懵了,他们打中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别人和没事人一样继续能打,反倒是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武器贼好,打他们这些无甲的武装牧民基本上是打中就落马,是死是活就只有天知道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才发现中路和左路的武装牧民都被打崩了,直接开始逃跑了,那他们还打个什么劲啊,刚刚那一轮骑兵对冲已经够对得起大汗了,还是直接跑路吧。

所以出现在战场上的情况就是林丹汗派出去的部队,三路全崩,而且都抛弃他这个蒙古大汗各自逃命去了。

这可把林丹汗给气的不轻,对面的崇祯皇帝最多就三千兵马,这里可是有十几万蒙古大军,你们都跑什么跑啊。

这话就有点不讲道理了,林丹汗对手下的武装牧民,待遇和上辈子的崇祯皇帝对手下的卫所兵差不多。

要知道崇祯皇帝手下的卫所兵都是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直接就造了崇祯皇帝的反,在李自成的带领下把上辈子的崇祯皇帝给逼死了。

而林丹汗手下这些武装牧民,不太知道什么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在林丹汗那里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居然都没有直接起来造林丹汗的反,崇祯皇帝知道了都得落泪啊。

而且他们也不是一上来就逃跑,是被崇祯皇帝的野战炮群给猛轰,或者和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们搞了一轮骑兵对冲以后才逃跑的,这简直就是太有良心了,太对的起林丹汗了。

果然,性格单纯的蒙古人就是比崇祯皇帝的卫所兵好忽悠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