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了熊月生,告别黎单,苏赫带着战虎及几名东来卫出城,沿着洛水而上,一路向洛阳方向前进。
几日后,苏赫来到当年与纳勒如音分别的三里津渡口。
此时的三里津与两年前已大不相同,渡船多了、旅人多了,就连渡口里做买卖的茶棚、酒肆也比以前多了许多。
苏赫三人进茶棚里歇脚,顺便打听附近有哪些大的坞堡。
按照当地人的指点,以三里津为中心,搜寻纳勒如音和宗家人的下落。
……
两年时间,洛阳一带已经成了秦、燕两国的缓冲地带,两国像商量好似的,都没有派兵进入这片区域,所以这一带的流民越聚越多,大小坞堡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搜寻了十几日,苏赫以三里津为中心,西至秦国兵镇,东到燕国边关,北至黄河,南至汝水,把纳勒如音可能落脚的地方都走了个遍,依然没有纳勒如音和宗家人的消息。
此地虽然没有胡族士兵侵袭,但也是鱼龙混杂之地,苏赫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些天来,他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拦路打劫的强盗,以及坞堡为了争夺资源爆发的冲突。
找不到纳勒如音,这让他有些后悔当年走的太急,没有留下一点有用的信息。
苏赫坐在窗前,低头看了看桌上的舆图,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洛阳?”
看到地图上那个点,苏赫眉头一挑。
对啊,自己怎么会把这个地方遗漏了,他一直围着与纳勒如音分别的三里津在寻找,却把他们来时的地方忽略了。
“说不定他们真有可能又折了回去,在洛阳一带落脚。”
两年前,洛阳还是一座废墟,可现在说不定已经重新复兴,而纳勒如音和宗家人也有可能转回去。
想到此,苏赫马上打起精神,招呼几人立即出发,一路向东。
四五天后,三人到达洛阳城外。
再次来到洛阳城,城头蒿草依旧丛生,城墙依旧残破,城门依旧大开,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这里依旧是座死城……
可进入城中,景象却是另一番天地。
虽然废墟依旧随处可见,但其中已经支起了不少窝棚,空旷的土地和废墟间到处都是耕种过的田地。
一路向城中走,路上的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建筑甚至得到了修缮,商户和手工作坊也零零星星出现在城中。
时近午时,苏赫三人选了一个还算整洁的食馆歇脚。
食馆建在一处塌了半边的大堂内,外面看还算整洁,进入馆内,还能看到未来得及清理的倒塌堂柱。
好在店家在塌方的地方支起一大块帷幔,算是遮羞避雨之用。
食馆里空空荡荡的摆着三四张木几,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见到有人进来,连忙从柜中迎出,笑容满面的将三人引到靠门处的木几前。
“嘿,几位贵客远道而来,小店有洛阳城最好的菜羹和杂鱼羹,还有今年新酿的猴儿醉,要是不品尝一下啊,肯定后悔进了洛阳城!”
迎上来的店家让苏赫有些熟悉,联想到前世的一位喜剧大师。
消瘦的脸庞、聚光的眉目,不说话自带三分喜感,一开口满堂诙谐。
“呵呵,老板好嘴,就把你的这些好酒好菜都上来,我倒是想看看你们洛阳城头一家的味道如何?”
“几位贵客就请好吧,菜羹、杂鱼羹各一盆,猴儿醉一坛!”
店家见是来了大主顾,连忙高声报出菜名,然后一溜小跑进入帷幔,时间不大,抱着一个陶罐出来,给三人斟满了酒碗。
苏赫、战虎都没有动手,这一路来他们进过不少酒肆,基本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进去一喝,连胡人的酸汤也不如。
后来苏赫才弄明白,现在中原各地百姓连肚子也吃不饱,哪有粮食来酿酒。
除了大城里的权贵,流民百姓们喝的都是用乱七八糟的野果、野菜泡制的假酒,过过嘴瘾罢了。
所以,虽然这家店酒的名字不错,但几人还是没有马上喝的冲动。
“客官,你是把小店的好酒当做外面那些劣酒了吧?”
店家见几人都不动手,马上猜出了他们的顾虑。
情急之下,店家将一碗猴儿醉捧到三人面前,一边让他们嗅美酒的味道,一边讲起了猴儿醉的来历。
“客官,这酒可不一般,那是咱家祖传的秘方……”
店家娓娓道来,讲了一半儿,几名东来卫经不住诱惑端起酒碗浅尝一口,随即几口干掉了一大碗。
苏赫见状也尝了尝,有股酸酸甜甜的果香,确实要比之前那些杂酒好了不少。
再加上店家一张巧嘴,把酿酒的奇遇讲的惟妙惟肖,更引得几人连干几碗,不消片刻,一坛猴儿醉就见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