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沈阳,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朱慈烺出现在了沈阳城外的一片高大石碑上。
这石碑乃是白广恩十几年前,克复辽东后,立在这里的。
高数丈,上书三百万辽民安息之处!
其上还有浮雕,雕刻了自努尔哈赤造反(努尔哈赤当然是造反了)后,辽东此地辽民们遭受的种种苦难的浮雕,除此之外,还有大明朝克复辽东,犁庭扫穴时的情景。
共八块浮雕,分布在石碑上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篇,由首辅魏藻德亲笔写的雄文,刻在其上。
用以纪念。
如今,朱慈烺要将努尔哈赤,还有黄台吉挫骨扬灰,自然是要在这石碑之下。
毕竟,辽事死难的百姓们,都在那看着呢。
奴福临被带到石碑边上的时候,他是深身哆嗦啊。
他并不知道,朱慈烺派人,把他提溜到这,是要干什么,是杀他的头呢?
还是要做别的?
总而言之,奴福临当下是惶恐异常,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在朱慈烺这,丢了自个的小命。
好在。
朱慈烺并没有派人取他的性命,而是命他,还有一众从大清国拘过来的大清国奴才们,跪在石碑前磕头。
磕响头,谢罪的同时。
还要把自己的脑门给磕破了,磕出血了才行。
磕不出血,不算完!
除了这些外。
朱慈烺还命人,抬过来了努尔哈赤,黄台吉二人的尸首。
此二贼的尸骨,两堆老骨头,现在被摆在了奴福临等人面前。
然后,就是他们亲手,挫骨扬灰了。
在旁边监督的大明天兵的督促下,奴福临他们哪敢有丝毫的怠慢啊?
一个个麻溜的就开始,拿着锤子,开始打砸地面上,努尔哈赤,还有黄台吉的尸骨。
与此同时,远处的广场上,数万具尸骨,被平铺在地面上。
远处。
数千随驾的铁骑,策动马蹄,踏了过去。
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地面上,那些个散落着的尸骨中。
看的是让人好不痛快。
同样,也有点忒邪恶了。
反正,朱慈烺手底下的文臣们,是都挺反对的所做所为的——忒不地步了,人家都死多少年了,还刨出来这么祸害?
而且还让奴福临这个当儿子,当孙子的,亲手将父祖挫骨扬灰。
这实在是有些过分啊。
当然,朱慈烺的威权,在这搁着呢,他们虽然觉得,这么做略有些个不妥。
但也没有说些什么。
挫骨扬灰这种事,实际上是没什么好看的,朱慈烺只看了几眼后,便退下了。
在沈阳,在大清国亡了十五年后,又一次对其狠狠的进行了一番报复后。
朱慈烺便决定,继续向东进行东巡。
当然,他是不打算去长白山了,一是不好去,二是朱慈烺提前派支勘探的队伍,并没有发现什么湖泊——这会还没有呢。
因此,朱慈烺放弃了到长白山的行程,决定直接跨过鸭绿江,进入到朝鲜王国……
“朝鲜王国上下,恭迎大明天朝大皇帝陛下驾临,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鲜王国。
平壤。
崔正南领着朝鲜王国上下的官员,跪倒在城西北五十里外的官道上,恭迎着朱慈烺的到来。
朱慈烺并没有乘坐着马车,而是难得的骑上了一匹河南马,头戴着翼善冠,身上也没有穿龙袍,而是戎装在身,好似是征战沙场的马上天子,在身旁一众亲卫的簇拥下,在打头的亲卫,擎着的十二面龙旗过后,便出现在了崔正南等人的面前。
“免礼,平身吧!”
朱慈烺摆手道,旋即,又扫向了身后。
“胖墩,老三!”
“儿臣在!”
朱和堃,朱和域兄弟俩,赶紧打马上前。
甭看这俩小子年龄小,但马术也精湛的很。
因为朱慈烺的皇子,那都是文武皆修的,不只要学文化课,学理财,经济,还要学习弓马,武艺,还有行军打仗。
而这年头,骑马是一个贵族,皇室男子的必备技能——毕竟这年头就靠马儿代步。
如果不能够学会骑马。
那就只能坐马车,或者是靠十一路公交车喽。
“以后他们就是你们的臣子,跟着朕,一块往平壤去,看看你们接下的江山……”
“儿臣遵旨。”
两个皇子,面露喜色,赶紧拱手。
而朱慈烺,则是抬起马鞭,指向了崔正南。
“朕的行宫何在?”
“陛下,行宫就在平壤城外安鹤宫遗址上……”
陈应德赶紧上前禀报道,朝鲜王国为朱慈烺修建了两处行宫,一处在平壤,一片在汉城。
平壤的行宫,位于原先,高句丽王朝在朝鲜的安鹤宫遗址上,重新修建的。
规模虽然比不上朱慈烺在南京的皇城,但却远比,朝鲜王国原本的历代国王所居住的宫殿,要强的多了。
是朝鲜王国的诚意所在。
而汉城的行宫,则是由景福宫修缮而来的。
为了准备这两个行宫,还有朱慈烺途经各地,临时歇脚时的七八个驿舍,朝鲜王国可谓是花了大价钱,光是银子就用了三百多万两,因为筹措不到足够的钱粮修建宫殿,为此,崔正南还加了点赋税,还号召朝鲜王国上下捐款——毕竟大明天朝的爸爸要来朝鲜了。
这可是朝鲜千年未有之盛事啊——搁以往有哪位天子,会像朱慈烺这般,闲着没事,到朝鲜半岛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来巡视呢?
不过饶是如此,银子还不够,为此,崔正南不得不举债,向大明银行贷款了一百六十万银元。
这才修建好了朱慈烺的行宫。
而为了招待朱慈烺——朱慈烺过来,要解决的当然不只是行宫的问题了,还有开销问题。
行朝随行官员有上千人,军士数万。
马匹亦有数万匹。
这对于小国寡民的朝鲜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啊。
所以,为了能够让朱慈烺在朝鲜王国吃好住好,也不苛待了他手底下的军士官员。
崔正南不得不又咬牙,贷款了三百万。
朱慈烺东巡一回,朝鲜王国就背上了四百六十万银元的债务。
可想而知,他要是隔三差五,东巡一回,朝鲜王国的财政,能直接破产喽。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官员们不喜欢帝王到处溜达的原因。
因为这太花银子。
花钱如流水啊,几万人的行朝在外面溜达,其花销不比动用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要小。
甚至更多——因为皇帝可是相当能花钱的。
随驾的官员,亦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封建王朝,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官员们自然是反对皇帝巡视了。
毕竟每一回巡视,透支的都是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