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英搅屎棍,谁用谁知道(2 / 2)

英伦文豪 员在 321 字 2023-10-24

一旁的辜鸿铭皱着眉头思考,

良久,他说:“借款只有450万镑,且年息才五厘,不合适吗?”

这话听得陆时差点儿吐血。

郑观应却是反应过来了,

他沉默道:“纸面上,这笔钱确实不多,但是……”

后面的话没说完,却等于说了。

陆时继续道:“而且,我们还给比利时人行了太多的方便。就说修筑铁路的材料,除了汉阳铁厂可以供应外,其余都归比利时公司承办,并享受免税待遇。这也不对头。”

免税的钢铁大摇大摆地进入国境,里面的猫腻能少了?

郑观应看看陆时,心中再一次感慨,

青年才俊。

其实,陆时的这些担忧,朝堂上的大人们也有预见,

很多人认为比利时虽为小国,但素来和法国穿一条裤子,而法国又与北方的俄熊关系密切,

此间千丝万缕、利益纠葛,根本掰扯不清。

但铁路总归要修,

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郑观应问道:“小陆先生会不会把问题看得太重?”

陆时摆手,

“其实不用我说,几年后,等着铁路修好,你们也会视比利时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郑观应好奇道:“你如此确定?”

历史就是那么发展的,

陆时怎么可能确定不了?

他说:“本来,比利时只是一个跟在英、法身后狐假虎威的小角色,现在却以铁路为抓手,再加上金融业的攻势,有了上桌喝汤的胃口,让人无奈啊……”

辜鸿铭和郑观应沉默不语,

这当然只是表面的平静,两人的内心其实都已经被说服了。

他们震惊于陆时的见微知着。

辜鸿铭道:“正翔,还记得我与你说过的事吧?陆时可是一名言出法随的预言家。”

郑观应一愣,随即想起对方这么说的原因,

辜鸿铭与他讲过,陆时曾准确预言太后挟持皇上“西狩”,还京后,太后命皇上备位随朝,以欺天下视听。

如果陆时在权力中枢,有此见解并不算稀奇,

可他只是一介普普通通的留学生,朝堂之上并无根基,却能倚靠报纸上的消息,再依托分析,把局势看得如此透彻,属实难得。

大贤之才隐于野,说的就是这种人。

郑观应本来只想倒苦水,

现在,他却忍不住想要问策,于是道:“小陆先生,可有什么办法?”

陆时回答:“还能有什么办法?赎回呗~”

这话说得轻松。

郑观应颇为无奈道:“怎么赎回?合同签在那儿,白纸黑字,撕毁合约可是要挨……咳咳……”

他想说“挨揍”一词,但觉得不妥,将之用咳嗽掩盖了。

陆时轻笑,

“您来欧洲,不也是为了撕毁合同做准备吗?”

郑观应端起茶杯,啜饮一口英式红茶,随后咕哝一句“暴殄天物”,这才说:“那也不是我要撕毁合约,而是美国人。他们承诺五年内修好粤汉铁路,可现在呢?”

陆时说:“比利时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吧。”

郑观应摇摇头,

“没,比国的工人还是靠谱的,卢汉铁路肯定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工通车。”

按照历史,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这一日期确实没有超出《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的规定。

陆时说:“不一定非得在工期上做文章。”

郑观应放下茶杯,坐直身体,

“此话怎讲?”

陆时提点道:“刚才,我们不是说到了钢铁供应吗?”

郑观应是汉阳铁厂的代办,当然知道此事细节,点了点头,说道:“卢汉铁路的钢轨大多是汉阳铁厂制造的,有什么问题?”

陆时说:“铁路桥梁大都是钢结构,但类型复杂,载重等级不一致。以此为前提,一部分钢材来自汉阳铁厂,另一部分来自进口,如此不一致,真的没问题吗?”

蓦地,郑观应双眸一亮,

他像是被点透了,

“不只是钢铁。比国为了减轻投资负担、加快施工进度,基桩深度不够,施工期间偶有桥墩被洪水冲毁的事例,这种情况下建成的铁路,保固期必然不达标,历年洪水期恐怕也需要抛掷大量蛮石……”

郑观应越说越兴奋,

但很快,这种兴奋就被浇灭了,

他说:“都是细枝末节。我们凭什么挑比国人的刺嘛!”

清政府孱弱,

即使比利时公司修建的铁路不符合合同规定,也没人能站出来说话。

全球殖民的时代,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陆时说道:“比利时背后站着法国,既然法国动手,英国人会坐以待毙吗?”

郑观应说道:“伱的意思是,在验收的时候,引英国公司为裁判?嘶……这一招却有实行的可能。”

大英,

成事不一定足,但败事肯定有余,

突出一个搅屎棍特性。

郑观应越想越觉得能成事,但又叹了口气,说道:“赎回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钱。”

陆时摊手,

“这我就没办法了。实在不行,以税收为担保,向英国借钱。”

郑观应觉得陆时在开玩笑,

以税收为担保?

断无可能!

然而事实上,粤汉铁路修筑权的赎回就是以粤、湘、鄂的税收作为担保,向英国借款110万英镑,彻底断了比利时人的念想,迫使万国东方公司出售股份。

也正是这个事件之后,各地掀起了收回铁路路权的运动。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英搅屎棍,谁用谁知道。”

陆时摆了摆手,

“我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您尽管一听,就当是晚辈的狂想。”

郑观应说:“确实是些狂想,但也有可取之处。若我朝的年轻人都能像你一样,何愁前路迷茫?”

辜鸿铭点头,

“我也这么觉得。”

刚才,他还觉得陆时写教材应为文学、史学、地理等科,

可经过刚才的一番讨论,他又觉得陆时编写政治、商业教材也没什么问题,无论是商法学还是行政学,又或者商业地理,陆时应该都是颇为擅长的。

辜鸿铭说:“陆时啊,你准备什么时候写教材?”

陆时挠挠头,

“这……还是等等看吧。京师大学堂还没有复课呢,我就算写好了,又有什么用?”

辜鸿铭站起身,

“无论如何,我要代年轻人感谢你的慷慨相授。”

说着,对陆时深深地鞠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