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鉴于齐王之功,给予其四万藩军名额,共可掌十万兵马。”
“其他诸藩王可得两万藩军名额,以履行其护佑大宁之职责。”
沉吟了一会儿,宁淳继续说道。
“谢皇上隆恩。”齐王一喜,不忘向杨为先投去得意的眼神。
他早就对把持朝堂的门阀和勋贵不满。
在他心中,大宁是皇家的大宁,怎能容他们骑在诸位藩王的头上。
奈何,历代先君俱都防藩王甚于防门阀与勋贵,这才致使他们尾大不掉。
而到了他这位皇兄登基为帝,也没有任何改观。
内心里,他对这位皇兄颇多微词。
就着这次机会,他是终于忍不住,道出了心中所想。
至于这位皇兄是否会因此不满,他也浑不在意。
除非,他想挑起一场皇族内乱。
但看眼下大宁样子,他这位皇兄肯定不想再添一桩乱子。
杨为先和萧统原本想极力反对。
现在却是哑火了。
朝堂上的事很复杂,也很简单。
说到底,各方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如果好处仅仅是东海王和齐王的,他们自然要阻止。
但这好处要是落在他们头上,又是不同了。
譬如,去了益州的蜀王和去了宁州的宁王是他们自己人。
他们没有寸功,反得了封赏,白捡的便宜丢了岂不是可惜。
正是想到此处,二人决定闭嘴不言。
宁淳倒是有些担心杨为先和萧统继续纠缠,见他们老老实实的,心里松了口气。
他一向善于平衡各方势力,这次的手段依旧效果绝佳。
敲定封赏的事,宁淳再次想起涌入洛城的众多百姓。
他望向宁安,缓声道,“东海王,你的晋州能接纳多少百姓?这一个人便是一张吃饭的嘴,切莫为了收揽而收揽,最终出了乱子。”
“父皇放心,儿臣自有计较,如若实在安排不下,也可把他们安置在真定府其他州。”宁安说道。
他懂宁淳的意思,接收了这些百姓,就得养活这帮百姓。
这也是杨为先和萧统不愿意碰触这些百姓的原因之一。
人口多有好处,也有坏处。
历史上,但凡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生干旱洪灾,朝廷又无力赈济,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