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的一座城镇,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将四周的村庄都囊括在其辐射之下。
而城镇的东南方向有着一个依山伴水的村庄坐落在山坳之中。
十几年前现代化的春风从城镇吹拂过这座村庄,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与道路两旁隔着农田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陆陆续续拔地而起,被抛弃的泥土小道与空荡荡的农田里是绿色的杂草、稻杆以及零星点点的彩色塑料垃圾的暂留地。
各家各户门前多会空出一片水泥地,水泥地上些许小轿车停驻在原地,正冲着灰绿色不锈钢大门。
天边的太阳从西面的城镇方向的落下,缓缓下落的日光被远处早已经耸立起来的高楼大厦挡住去路,淡淡的红色晕染起大半片天空,慢慢消失的光亮就好像是被远处的城市怪物一口一口地吞入肚中。
不注意间黑夜降临在这片天地之间,却没有拦住期待着灯火阑珊的人。今晚的村子格外得热闹,能够发现在漆黑一片之中除了路灯和房屋亮起的点点“白色”星光照亮局部的乡间水泥小道之外,最为扎眼的是村子里的一处区域之内大红色灯光映染一大片地面。
一间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外形类似于寺庙的建筑被这些大红色灯光从下而上照亮,原本就沾染上不少斑斑点点的灰白墙壁在映染下显得格外的老旧。
寺庙的门口是一处不规整的十字路口,东西方向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长筒型的大红灯笼挂在一条临时拉起来的绳子上面向两个方向延伸。
十字路口处还有一两家推着车游动的小商贩,分别贩卖着五香干、茶叶蛋、糖葫芦等吃食和气球、小灯笼等玩具,叫卖声此起彼伏许久没有停下。
带着孩子的老人家们在这个时候总是会从裤兜中摸出皱皱巴巴的纸币与格愣作响的硬币买上这些不太贵的吃食与玩意。
喧闹的人群踩着鞭炮爆炸后的残骸最终还是络绎不绝地进入到庙宇之中。
跟着人流的方向,人们从建筑物上开在两处拐角处的左右大门进入其中,一段一米左右的封闭通道的背后,是一个开阔的空间。
陡然安静的室内环境,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喧闹在踏入其中的一刹那消失踪影。
这个空间中间偏后的位置之上耸立着四根并排的木柱与低矮栏杆分为两个区域,而地面上铺的都是青黑色的石砖,后面的区域比前面的区域高出一个台阶的高度。
后半个区域明显没有前半个区域亮堂,昏暗的视线只能看清里面虽然面积比前半个区域要小,但是比较空阔,但是隐隐约约能够看见一口长方形的鼎与一座神像,鼎上面插着不计其数的燃尽的香。
前半区域面积较大,转过身体看见两个旁开的大门之间有着一个高于地面一人的木质大型舞台,舞台也分为两个区域,一前一后,一低一高。
而舞台的背景是一面红色的幕布,戏台子的正前方两根满是立柱与上方的两架旁边围绕着一圈神话故事的画像,像是通过颜料画上去,凋零的部分裸露出背后的淡色木材纹路。
此处是村庄为了戏班唱戏而特意建造的戏台,后来为了遮风避雨戏台的前面扩展搭建将整个空间封闭起来的起来,后面接连的是一处祭祀娘娘的寺庙。
此时时间尚早,几位伴奏的老人坐在舞台的后方台阶之上的位置,演奏二胡、古筝、唢呐、钹等乐器热场。
没过多久穿着戏服的表演者从身后的红色幕布穿梭而出,一声响亮的钹声宣告着表演的正式开始。
前部区域剩余的地方摆放着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木质长板凳,板凳深浅色差明显,尤其是暗色的色块,一眼望去板凳之上坐着绝大多数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除此之外剩下的只有一些被老年人带来的小孩子。
天性童真的孩子想要胡闹,却被旁边的老人制止,似乎是感知到周围人的略带恭谨的情绪也受其原先胡闹的心。
但是奇怪的是黄发垂髫中有着一个年轻人的身影,和周遭人的年纪都不相同,看样子也就十几岁的样子,大概是个中学生,坐在最后面一排的角落细细地听着传荡在大殿之中气息不断的声腔音韵。
在台上的表演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坐在最后面的年轻人提前站起身向外面走去,临走时之前不忘向黑暗中的神像作揖辞别。
他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站在寺庙对面的大树下,面朝向刚刚寺庙的大门,里面人群在乐器声结束后不久陆陆续续地走出。重新恢复本性的孩子拉着长辈的四散而去,还有一些吵闹着还想要买点吃食与玩意。
年轻人就站在那里呆呆着看着各自离开的人群,久久不能回神。直到四周的人陆陆续续地走光,庙宇的大门被木栓架上,周遭的亮度变暗。
停在路旁暗处的大巴车被司机启动,老旧的发动机发出断断续续的轰鸣声,车前的两盏大灯一下子照亮年轻人的全身,却唯独留下他的头部依然沉浸在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