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朱棣主持治丧,朱标登基!(2 / 2)

谢恩后,群臣起身。

可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朱皇帝这个大明开国之君,肯定是好的。

“现在,这种农家、寒门子弟读书人同情失地难民、同情工人已经露出了一个不好的苗头,这种同情,很有可能,让他们结合在一起。”

其实,大明现在,贫富差距引发的愤怒情绪,已经十分严重了。

哼!

不由轻哼一声,“朱元璋这种残暴的君主,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来祭拜。”

放下。

他当然想亲自为父皇母后治丧。

他到不是为了什么政治地位、身份影响力。

很快成为极西之地,兄弟教中重要力量。

其实,真按他的意思,一百万两都多。

有些不舒服。

“把这些壮丁先送往北平,让他们去修路挣钱养家,等路修通了,他们差不多也出了山海关,然后用火车,把他们的家人送去……”

先搞垮乡土村社。

“同时,我还是坚持,老四主持父皇母后的治丧事宜,朝中那些反对之人,说老四离开时间久了,不熟悉咱们朝中的事情,那好办,谁都知道,父皇最喜欢雄英,就让雄英协助老四。”

他并未带于谦的告御状团队见父皇母后。

满脸悲恸道:“朝会内容,老二他们已经知道了,老四,大哥和你简短说说,朝会已经定下,三天之后,大哥登基,到时候,你要来观礼啊。”

难道……

“从今晚朝议登基大典之事,太子没有礼让朱四郎参加,接下来的风向,已经隐晦表露出来了。”

如此,既能解决难民问题。

朱樉开口,“大哥,我改主意了,支持老四这个建议,把钱节省出来,用于迁民,如此,数百万人感念父皇母后,给父皇母后立供奉牌位,父皇母后在下面,也能享受百姓香火,这比那些陪葬物,更有意义,对父皇母后也更好。”

方孝孺长篇大论的历数雄英这些年的表现后。

“无妨。”胡惟庸这才笑着开口,“朱皇帝驾崩,这大明朝,就再也没有能保朱四郎的人了。”

而是二哥这个儿子!

老四的影响力,中原、高丽、蒙古这些且不说了。

朱皇帝让生活在当下的百姓,受益了。

燕华派出军舰以及少量陆军驻扎。

将一座座极具战略价值的海岛,建设成,漂浮在海上,永不沉没的巨舰。

皇城,奉天殿内的朝会才结束。

一个富有智慧的人,绝不会说出这种蠢话。

他说的是事实。

工厂,那些近乎奴隶的身契制工人。

大家的位置不同。

书写历史的笔,始终都在文人手中掌握着。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平,数百万失地难民,自己艰难挣扎生存,可眼睁睁看着身边,昔日一样的农民,现在越过越好,这种巨大差距产生的愤怒,其实比那种王朝末期,大家都一样,产生的愤怒更大,更容易铤而走险。”

朱标登基,在一片素缟,山呼万岁中,登上龙庭。

‘我终究是改变了历史。’

陈祖义在这位侄子的扶持下。

燕华打下马六甲后。

胡惟庸瞥了眼吕本,看着外面祭拜的百姓没有搭话。

“若单纯只是百姓发生一点闹事,也不可怕,百姓群体即便造反,大多也只懂得破坏,而不懂得建设,就如元末刚开始的农民起义,为何被淘汰?”

其他兄弟纷纷转变态度,转而支持朱棣。

胡惟庸、吕本同乘一辆马车从玄武门出来。

于他们这些权贵精英而言。

可燕华这些年,在极西之地的海上沿途重要枢纽位置,并没有停止扩张,一个个枢纽海岛,通过赎买等方式,成为燕华的海外领土。

对于朱标的提议。

于此同时。

几百年后的百姓,是无法与当下百姓拥有相同共情和体会的。

大明前往极西之地,进行海贸的商人,都会在燕华治下的战略枢纽,进行休整补给。

“诚然,这没什么,可父皇母后若是泉下有知,知道咱们花几百万为他们治丧,会不会高兴呢?”

三日后。

他也不强求。

让大哥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的精英们,又不是第一次做。

朱棣,于奉天殿,亲眼见证了这一幕。

……

已经不单单是军事上。

“现在,朝廷各地,总计有数百万,被士绅地主驱赶,失去土地的百姓嗷嗷待哺,三百多万,乃至五百多万的治丧费用,是不是可以节省点,节省下来的钱,以父皇最后临终遗愿的方式,把这笔钱,用于以工代赈,让这些失地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一点?”

朱棣以及朱樉为首藩王,位列期间。

朱樉和朱棡小声议论几句。

朱棣也没有坚持,点头,揽下了这个重担。

朱标坐在,朱元璋昔日坐的位置上。连续几个小时的朝会,似乎十分疲惫。

朱棣一听就知道,肯定朝中还推荐了其他人。

“若是这些百姓知道,这笔钱是父皇治丧节省出来的,等他们迁民辽东安稳下来,都会家家户户给父皇立供奉牌位,数百万人对父皇的感激,我看,比那些冰冷冷的陪葬物更好。”

朱标看了眼朱棣,他没想到,老四削减父皇母后的治丧经费,非但没有让兄弟们不高兴。

朱棣看着朱标高居龙庭,唇角浮现一丝笑容。

不过没什么。

御书房。

而大哥本人,似乎也并不希望,他来治丧。

……

“至于主持治丧之人……”

……

受益不同。

然后,精英阶层,就能从垮掉的乡土村社,将朱元璋钉死在耻辱柱上。

大哥若是不想他插手。

保守派胜利后。

兵锋似乎一下子收敛了,没有继续向极西之地扩张。

揉了揉眼睛,才抬头环视朱棣等人。

养老的时间内,他恰恰有很多时间,去关注燕华,去关注这个侄子。

绝不是大哥。

主要是老四提及失地难民,提及告御状的士子。

父皇母后,更是比历史,多活了好几年。

比金身。

“大哥肯定也知道,我在江浙时,被一群读书人拦住了,他们因为江浙地区,失地难民问题,已经开始来京告御状了,就连读书人,都已经对失地难民的问题,看不下去了……”

数百万难民,和广大乡土村社之间的巨大差距。

闻言,吕本不由笑了,咬牙冷笑:“此番,朱四郎别想离开大明!”

更有甚,据说,现在在极西之地,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他更多是故意吓唬大哥。

只要保守派胜利,未来,朱皇帝这个一手推动大明乡土村社的人,肯定在史书上,不会得到一个好评价。

朱标已经开口:“此事稍后再议吧,眼下先帝治丧更重要。”

更是一种政治地位,以及在皇室内,身份影响力的体现。

“臣……”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