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落后了!大明彻底落后了!(1 / 2)

燕京湾南部。

海军大营外。

朱棣的马车远远靠近时,就看到,停靠在海湾南侧的几艘战船。

破破烂烂的风帆,无声展示着,经历过的风浪和凶险。

一群孩子,围着一群身着破破烂烂海军军服的将领,不知正在叽叽喳喳询问什么。

朱棣马车抵近后。

孩子们忙停下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的打听。

俞靖、王靳宓、周潮等人迫不及待靠近马车。

朱棣、徐妙云推门下来时,俞靖等人激动行礼:“拜见王爷、王妃!”

朱棣忙扶住俞靖,徐妙云去搀扶几个孩子。

朱棣打量着俞靖,高兴拍了拍俞靖肩膀,“一走三年多,我们都以为你们出事了,又不敢声张,总抱着一丝希望,好!好!好!没让我失望!”

“诸位将士,请受我一拜!”

朱棣后退一步,郑重一拜。

虽然还不清楚俞靖等人,到底漂流到什么地方。

但迈出这一步,对于中原文明、中原人而言,意义难以估量,所以俞靖他们当得起。

海洋文化,不是发展一支海军,搞搞商贸就算海洋文化。

勇于向未知探索,才是海洋文化的精髓。

所以说,不管俞靖他们到底飘到哪里,有没有探查到大洋洲,他们一走三年多,平安回来。

他燕藩、中原、中原的大陆文明。

从此,就要再增加一种新的文明!

海洋文明!

只要能持续下去。

中原文明一定能在海洋文明兴起的时代中,抢占先机,占据重要的地位!

海洋文明兴盛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的。

陆上文明的经济圈,自古以来,就以中原为最。

丝绸之路、蒙古西征……

但大陆文明的发展,中原几个强大而鼎盛的王朝已经是极限了。

随着蒸汽机的诞生。

火车和蒸汽船都会陆续出现。

其实,火车和蒸汽船就代表着两种文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

但修建铁路太难了。

陆地上,河流、崇山峻岭、沙漠、冻土等地形地貌缘故,即便火车出现,能极大促进大陆文明圈的纽带。

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依旧受制于地形地貌,国界、科学技术等因素,无法和蒸汽船相比。

大海虽然凶险。

但只要造出速度快,且坚固,完全不依靠洋流、季风的海船,为了经济利益,人类就敢于驾驶海船,在平坦的大海中航行。

大陆文明已经发展到极限。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海洋文明对经济、军事、政治格局,产生主导作用。

而他燕藩,已经代表中原文明,率先就海洋文明的探索、发展、构建,先行一步了。

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坚持。

当然,一定要确保有利可图,否则,对海洋文明的探索,一定会戛然而止。

就好像,历史上,‘他’已经看到了海洋文明,在未来的重要地位,所以才有了下西洋。

他孙子,朱瞻基同样看到了海洋文明的未来,所以才有了重启下西洋。

甚至放出豪言壮语。

可那又如何?

历史上,大明的下西洋,没有一个真正能为百姓、政权带来庞大利益的目标!

更多是为了传播中原文明,以及宣威!

这本质就错的离谱!

忘记了老祖宗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这个世界,任何事情,抛开利益去谈,都是空谈,都不可能实现!

就好像,他为什么不搞圣人那套德教宣导,教育燕藩治下官员爱护百姓、服务百姓?

而是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去提高百姓政经地位,遏制官僚风气。

为何他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同时也准许有能力的人走出乡土村社,有能力的人,在雇工身股制赚取更多?

说白了,就是他很清楚,人是有理智的动物!

学会思考的动物,更会时时刻刻思考趋利避害。

不能让人变得满肚子私欲、功利。

也千万不能让人觉得无利可图!

燕藩的官员,虽然无法像大明的官员,吆五喝六,颐指气使。

但拥有着不俗的社会地位,以及超出许许多多普通人的薪酬俸禄。

这就是官员做事的动力。

再辅以德教、法制!

这样一个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大拼盘,组合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燕藩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未来的海洋文化中,也一定要具有利、德、法!

必须搭建起这样一套架构理念,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规矩,如此,才能保证,中原文明,探索海洋文明持之以恒,且占据主导地位。

“王爷、王爷……”

俞靖等人看着朱棣冲他们作揖一拜,纷纷慌乱躲避,每个人,心中都不由感动。

朱棣也知道俞靖他们的顾虑,作揖后,就起身,笑道:“三年多,连海上无常的凶险都不怕,我一拜算什么!”

俞靖等人眼中微微泛起水光。

朱棣笑骂:“没出息,走,先回王宫,好好休整一下,说说你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你们最后去了哪里?”

“王爷稍等,末将等人,给王爷带回了一些东西。”

俞靖笑说着,挥了挥手,身后的将士忙跑上船。

叽叽……嘎嘎……

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叫声就响起。

只见将士们用绳子,牵着各种动物,从船舱内走出来,走下码头。

“哇!这是什么动物!”祈婳惊呼一声,迫不及待跑过去。

“郡主小心……”

一名海军将士,看到小祈婳径直跑到蹦蹦兽面前,此兽已经开始戒备,大喊一声,率先挡在此兽面前。

此兽人立而起,两只前蹄已经开始‘出拳’,替祈婳挡在前面的海军将士也毫不示弱,拳脚相加。

一时间,码头上,上演了一场人兽自由拳击赛。

看的小祈婳及众人,全都惊的微微张嘴。

直到牵着此兽的海军将士,不断拉着绳子往后退,同时呼喊,这只奇怪的动物才渐渐冷静。

祈婳忙向挡在她前面的将士鞠躬,“阿武叔,对不起,伱没受伤吧?”

阿五叔笑着扬了扬拳头,“郡主,卑职的拳头连皮都没擦破,卑职皮糙肉厚着呢!”

郡主他们小时候,经常被统制带到海军战船上,出海观摩海军训练。

他们算是看着郡主长大的。

郡主虽然调皮了点,可打小王爷、王妃教的就好,心地很善良。

朱棣笑看着小祈婳给陈武道歉后,和徐妙云在俞靖陪同下走过来,其实,这些动物,他都认识。

不过还是耐心听俞靖介绍。

“王爷,离开时,我听王爷说,要在咱们燕藩的都城,建一个动物园,这一路上,我都在留意各处咱们没见过的珍惜动物,本来不止这些,可很多在沿途返回时,也不知是我们照顾不当,还是水土不服死掉了,这两只擅长打架的,我们给起了个名字,叫蹦蹦兽,此兽行走时,就是一蹦一跳的,此兽繁殖方式十分奇特,它的腹部有一个小袋子,幼儿一直待在这个小袋子内……”

……

“这是一种天鹅,不过和咱们中原的天鹅不同,这种天鹅浑身羽毛都是黑的,我们叫他黑天鹅。”

……

“这是树懒,此兽特别懒,爬在树枝上行动,人看着,都能气死,天底下,就难找比他更懒的动物了,此兽很少出现在地面,一般都生活在树上……”

……

“这种长着鸭嘴的家伙,我们叫鸭嘴兽……”

……

袋鼠、黑天鹅、树懒、鸭嘴兽……

祈婳他们都被这种新奇的动物吸引了。

朱棣唇角含笑听着。

从这些动物,他就已经十分肯定,俞靖找到了大洋洲!

按理说,去大洋洲不应该耗时三年多。

看来,只能等会儿回宫后,再仔细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等俞靖介绍完后,朱棣指着海湾北部,笑道:“咱们燕藩的动物园,就建在海湾北部,中央花园广场旁边……”

话中,朱棣看向毛骧:“六叔,你先安顿将士们,然后让海军大营将士,把这些动物,根据探索队将士们对它们生活习性的介绍,抓紧在动物园内妥善安置。”

他为何,要在中央花园,用燕藩内帑私库的钱补贴,建立一座对外免费开放的动物园呢?

首先,肯定是为了提升百姓对燕藩统制的自豪感、归属感。

其次,其实也是最主要的目的。

他希望,孩子们从小看着搜罗自世界各地的动物,在心中埋下一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遵命!”

毛骧带着人匆匆离开。

朱棣扭头,冲沈至笑道:“沈至,你也跟我去王宫,听听俞靖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沈家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豪商。

他也不会吝啬对沈家的尊重。

同时,也愿意给沈家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天底下,似沈家这样富有社会责任心的豪商精英实在是太少了。

就政权本身而言。

只要是不糊涂,不昏聩无能的政权,对沈家这样的家族,都会予以尊重、帮扶、引导。

沈至高兴笑道:“王爷,您的王宫臣经常去,可臣还没有一次,给王爷、王妃牵马执鞭的机会,这回,能不能给臣一个机会。”

他们沈家三房,是做的不错,富有王爷所说的社会责任心。

但他很清楚。

历朝历代多少君主。

又有几个君主,肯如王爷,给类似他们沈家这样的人,足够尊重、帮扶、引导?

所以,他沈家上上下下都特别感念王爷。

朱棣知道沈至的心意,笑着拍拍沈至肩膀,“行啊!”

随即,一群人往王宫内走去。

马车内。

俞靖拘谨坐在朱棣和徐妙云对面,擦了擦手,抬手,轻轻用手指碰触马车车窗上的玻璃。

朱棣笑道:“玻璃这玩意的烧制技术是梁道明送给咱们那个伍伦西洋人贡献的,不过,他们烧制的玻璃不行,杂质太多,咱们对他们的烧制工艺进行了改造,并且,咱们得十几吨高炉,温度高,产量大,所以现在应用十分广泛,车窗玻璃、窗户玻璃、唐代就出现的手持眼镜……”

“对了,还有这东西。”

朱棣从马车专门设计的储物格内,拿出一支镶金的单筒望远镜,递给俞靖,“此物名为望远镜,如果你们出海时,咱们就搞出这个东西,对你们的帮助一定很大,现在,咱们军中已经批量装备此物,朝廷陆续编练成的百万新军,也向咱们批量购买……”

朱棣教会俞靖使用望远镜后。

俞靖隔着车窗,用望远镜观察燕京远处的景象。

马车驶过大铁桥后。

才意犹未尽收回视线,看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细细摸摸,还给朱棣同时,感慨道:“王爷,臣抵达海湾,看着两岸景象,都惊呆了,以为误入一个未知强大的国度,这三年多,咱们燕藩变化太多、太快了……”

他有种山中三年,世上已千年的错觉。

朱棣笑着推住俞靖递来的单筒望远镜,“这只望远镜送给你……”

“末将谢王爷!”俞靖高兴激动感谢后,爱不释手把玩。

这可是王爷送的!

王爷用过的。

用来传家都绰绰有余!

……

马车从海湾北部,居住区,东西向主干道向东行驶,一直来到坐落海湾北部东侧的王宫外。

俞靖跟随朱棣、徐妙云入宫。

好奇打量着。

既有红砖钢筋水泥,又有宫宇楼阁,传统中原建筑风格,和钢筋水泥红砖组成的建筑风格,巧妙结合。

不奢华,但雅致。

雕刻壁画,没有宋朝以及本朝那种耗费人力物力的精雕细琢。

无论是雕刻还是壁画,线条粗犷,好似复古汉唐风一样,大气磅礴,气势雄宏。

以前他不懂这些。

可这次出去,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

他对文化也有了更甚的了解。

一个政权、一个群体所展现出的文化,必定与其内在气质相吻合。

宋朝开始,在服饰、绘画、建筑展现出的精挑细琢柔美华丽。

除了工艺进步。

其实更主要,恐怕还是反映出,自唐末后,整个中原文明巨大的转变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