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骂声不断!千帆点点,直扑福建!(1 / 2)

闽县。

县府衙门。

朱棣、徐辉祖、蒋进忠、谭渊,凑在一张闽县地图前,比对着黄册、鱼鳞册上记录的村庄,在地图上做着标记。

直到四人合力将所有村庄,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后。

徐辉祖三人同时松了口气。

他们就没干过这么繁琐的细微事情。

蒋进忠打量着地图上,密密麻麻,三角形标记的村庄,笑道:“我是第一次见,地图上标记上不起眼的村庄。”

他见过各种各样的地图。

甚至,家族的藏书楼中,还收藏着历朝历代的地图。

但没有一个朝代,会把村庄标记在地图上。

当然,一些重要关隘村庄除外。

朱棣笑笑,“等未来乡土村社建成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在地图上……”

能不能上地图,其实很简单。

三个因素构成。

经济价值、军事价值、政治价值。

乡土村社建成,乡村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一些人才频出、亦或者经济影响力足够大的村庄,会首先被标注在大明全国堪舆图上。

而其他村庄,也会出现在县域、州府、行省地图上。

这个时候,也标志着,乡土村社取得了初步成果。

“我感觉,土桥村肯定第一个被标注在咱们大明的全国堪舆图上!”徐辉祖笑道。

别的不说。

随着东旭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在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力,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忽视吧?

而且土桥村还有学仓,还有姐夫、阿姐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孩子。

将来,肯定会重视教育吧?

朱棣笑笑,未来的事情谁能说清呢。

或许,未来有关他和妙云在中原的一切痕迹,都会被抹掉。

虽然这让人很不舒服。

可这就是政治的残酷现实。

他一直想远离的原因。

收敛思绪,在沿海的海防堡垒上点了点,“明天,辉祖拿着御赐金牌,去这些卫所堡垒,让他们全部撤离……”

徐辉祖、蒋进忠、谭渊,不由惊愕皱眉。

朱棣话音刚落,徐辉祖就忙询问:“姐夫,全部撤离?是不是……”

撤掉海防。

这不就等于放任倭寇长驱直入吗?

朱棣苦笑,“你以为,这些海防堡垒,此番真的会拼死抵抗倭寇吗?”

福建地方豪强,联合倭寇海盗,做了这么大一个局,给他当头棒喝。

且这些海防堡垒的将领,这些年,驻守闽县,到底贪污了多少?

这个时候,别指望海防线能起到作用。

这些将领,大概率会象征性抵挡,确保事后板子不落下来就行。

真忠心不好做。

可装忠心的办法可太多了。

何况,虽然倭寇海盗此番到底会动用多少兵力,尚不可知。

但既然要给他当头棒喝,兵力肯定不会少。

五千人总是有的。

海防上的堡垒支点,挡不住五千人,是理所当然的理由。

这些年,海防线被大几百倭寇突破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既然他们在海防线上,不可能尽职尽责,那就把他们调到闽县!”

砰砰!

朱棣手指重重点在闽县县城的标记上,“我亲自盯着,看他们敢不敢不卖命!”

蒋进忠瞧朱棣眼中寒芒一闪而逝,心中默默为驻守海防那些把总们祈祷了。

可别不识抬举。

否则,会死的很惨。

“而且,撤掉海防还有很多好处,首先,现在我们通知百姓海盗要来袭,闽县上上下下的反应太不尽如人意。”

来到闽县的第一天,他就让辉祖第一时间,通知闽县各地倭寇海盗要攻打闽县劫掠。

可真正当回事的,没有多少人。

首先,闽县好些年没经历海盗劫掠。

百姓天真认为,海盗不敢。

其次,百姓在意家中的坛坛罐罐,根本不舍得,扔下家,暂时离开村庄,躲藏到周围山林中。

任何灾难前。

单靠官府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

何况还是这种皇权不下乡的时代。

统治力度如此松散。

他手头上的力量这么少,根本没办法顾及,散落在各处的村庄。

“我们已经通知百姓,倭寇要进攻劫掠闽县,如果在大张旗鼓把海防线上所有力量,撤入闽县防守,消息传开,百姓大概率就会警觉了。”

蒋进忠微微皱眉,“殿下,这样百姓会骂你的!”

殿下此举是好意。

可在这种关头,百姓看到殿下把保护大家的海防力量,撤回闽县,一定会骂殿下。

若是换个人,一定不会像殿下这样做。

一定会大张旗鼓宣传,誓死守好海防,绝不让倭寇登上闽县。

暗中,悄悄把大部分兵力抽调回闽县。

等海盗倭寇真登上闽县,烧杀劫掠也没什么。

再做做姿态,做出一副尽力了,和百姓誓死共存亡的样子,保准能让百姓说一句:燕王尽力了!

但这种办法,百姓就得不到警觉,损失会很惨重。

瞧吧。

保护百姓的方法,会招致骂声。

送百姓去死的法子,却能让百姓说一句,所谓‘公道话’。

这世间事,真是好滑稽!

朱棣看着蒋进忠,“进忠,我们是官员,官员的责任就是守土安民,不能处处想着自己的名声。”

这就是当官的无奈。

想当个好官,很多时候,就免不了招致骂声。

“我给你吃颗定心丸。”朱棣笑着说道:“将来,你跟着我出海,只要你干正事,哪怕被人骂的狗血淋头,我都保你!”

嗨嗨……

蒋进忠顿时笑了,“那感情好。”

朱棣瞪了眼,迅速转回正题,“除了警醒百姓,驱赶百姓主动行动起来自救,另一个好处就是,让开一切防线,让海盗直接进攻县城……”

海盗进攻闽县的主要目的,是给他当头棒喝。

且整个闽县的财富,至少六成集中在县城。

放开海防。

海盗就不需要避开主要道路的堡垒,从其他防守更薄弱的地方登陆,可以沿着闽江长驱直入,直接进攻县城。

其他各处村庄被劫掠,烧毁,的可能性就会减轻。

他就是明摆着告诉陈祖义。

把战场放在了闽县。

陈祖义不打闽县,所谓当头棒喝的目的也就达不到。

朱棣把标注出来的地图交给谭渊,“谭渊,明天你就带着兄弟们出城,我会再给你几份闽县地图,按照这幅标注,再制作几份,接下来伱们就在城外活动……”

骑兵守城太浪费了。

去城外。

一旦有倭寇进攻闽县不利,试图劫掠周围村庄时。

谭渊率领的五百骑兵就是一把利刃。

哪怕是一千人的倭寇团伙上岸后单独行动,只要被谭渊这五百骑兵盯上。

那也是送到嘴边的肥肉。

而且,还能在倭寇海盗攻城时,发起突然奔袭,缓减城内压力。

总之,骑兵在城外的价值,比守城强。

谭渊点头领命,同时提议:“殿下,你留一百兄弟吧,海防这些腌臜东西不可靠,而且,整个海防兵力收拢回来,也只有千把人。”

闽县城墙并不高大。

估计还不足两丈,充其量,一丈五。

南边城池城墙,不似北边,除了少数重要大城池。

其他城池,城墙并不高。

哼!

朱棣微哼,冷笑,“他们敢在海防线上放水,到了闽县,他们敢不卖命?还是敢在睡梦中时,用刀子割下我的脑袋?”

谭渊三人顿时笑了。

且不说殿下的身份。

就是殿下的威名,这些人也不敢在殿下眼皮子下造次。

谭渊轻松笑着点头,“殿下,这样吧,你身边总需要几个自己人,传令办事,也得心应手,让张武带五十个兄弟留下来,我带剩余兄弟出城。”

朱棣看了眼谭渊,从善如流,点头答应。

然后看向徐辉祖、蒋进忠,“辉祖,海防线上的士卒大张旗鼓撤退后,你就马上动员闽江沿线村庄、镇子上的百姓,向县衙撤退,进忠你熟悉闽县士绅,你去联络这些人,动员他们……”

“总之,撤退进城内的百姓,都要妥善安置,在这期间,闽县所有客栈,以及空闲房舍、庙宇、学堂,官府都要强行征用,凡是不配合者,要么收拾东西滚出闽县,要么就等着我的刀子落下。”

……

“是!”

三人领命后,几人又复盘推演了几遍,三人才去休息。

朱棣走到书房门口,抬头看着天空。

其实,打仗他一点儿都不怕。

如果在敌人的地盘上,就更轻松了。

什么都不要顾虑,只要想如何打赢战争就行。

可在大明境内。

首先要考虑百姓的安全。

两世为人。

他没打过这种战争。

而现在这个时代,朝廷对民间的管控力度、动员力度又弱的可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