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说了,再存两年钱,也盖四郎家这样的大房子。”
“他八婶儿,俺家老四也这么说,说是等乡土村社建成,看看情况,如果越来越好,就把现在存下来的钱,拿出来盖房子。"
“可不,说起来,这一年跟着四郎,咱们家家户户盖这么个大房子,紧一紧,还是能办到的,可就是怕以后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不敢大手大脚花钱。"
日上三竿。
临近年节,村里难得没什么事情,八婶儿一群人,凑在一起,一边打量着朱棣和徐妙云的大房子。
一边嘻嘻哈哈聊着天,说着自家未来几年的打算。
咦!
某刻,四婶儿突然轻咦一声,指着村口方向, “有马车。”婶子们纷纷起身,顺着四婶儿手指方向看去……一辆马车,缓缓驶入村子。马车内。
马秀英刚入村,就迫不及待撩起帘子,向外张望,寻找密奏中描绘的六间大房子。
据说很好找的。
重八笑骂:老四家的大房子,在土桥村,是屎壳郎拉屎,独一份儿。
马秀英想到朱元璋昨晚,又羡慕她能来土桥村,又拉不下脸跟着来的模样,唇角不由浮现笑意。
忍不住小声笑骂: "活该!"“娘娘,我找到了!”这时,爬在另一边车窗寻找的小侍女,激动尖叫。
“我看看。”马秀英忙转身,同时不忘交代, “接下来,不要叫我娘娘,记住了,
小侍女笑着吐了吐舌头,把窗口让出来,指着侧前方, "娘娘,就是那栋红房子。”
马秀英循着侍女手指方向,看到了六间大房子。崭新的痕迹十分明显。红墙灰顶,十分别致。虽然没有什么雕花之类的精致装饰,可看着很大气。
‘老四也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支撑起一个家了。'马秀英满脸欣慰,以及身为母亲的自豪。
家里那么多孩子。
在重八的严格要求下,学业都有所成,不说各个都是人才吧,至少各個都有中上之姿。
毕竟那么多资源堆积。
可能像老四这样,分家出去,凭着自己的双手,一年时间,耕作劳动,不但坚持下来了,把普通人的日子经营好了。
还能盖起这样一座大房子!恐怕,家里其他孩子是办不到的。
“夫人,到了。”马车在大房子前停下,负责赶车的小太监低声请示后,就忙把架在车辕上的小凳子,放在旁侧。
马秀英下马车同时,吩咐: “你去江宁县等看,明日中午来接我。”小太监应了一声,赶着马车离开。
马秀英站在朱棣的大房子前,仔细打量着。八婶儿等人站在不远处观望议论。
"能坐得起马车,看着像富贵人家。"“俺觉得有些面熟……”
"想起来了!这位夫人春耕时来过,带着一群孩子,去四郎家讨水喝!""是来感谢大丫的吗?"
马秀英听着传来的议论声,笑笑,转身走了过去。小侍女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八婶儿被众人推出来,看着马秀英走来,八婶儿有些拘谨询问: “夫人,您是找大丫和四郎吗?"
马秀英和煦笑着,解释: “你是八婶儿吧?”
村里几个比较有主见妇人的样貌,密奏中都有提及,根据特点,她就能猜出眼前这位妇人的身份。
在八婶儿惊讶注视中,笑着说: “上次来,大丫和我说的。”“我是大丫的娘,谢谢你们帮衬大丫和四郎把日子过好。”
在老四的带领下,土桥村的乡亲赚了钱,做了好多事情。相反,如果没有土桥村乡亲的支持。老四也做不成这些事。她对乡亲们的感谢,是真诚的。
大丫的娘亲?!
八婶儿率先从震惊中回神,随即发自内心,十分热情招呼: “怪不得呢!原来是大丫娘亲,大丫娘,大丫和四郎正在祠堂给孩子们上课,你不嫌弃的话,先去俺家。”
“俺让人去通知大丫和四郎。”
马秀英看八婶儿热情伸出来的手,又明显忌于她的身份,顿了一下,缩回去。
于是主动伸手拉住八婶儿的手,笑着说: “不用打搅他们,让他们小夫妻先给孩子上课,我就和你们在这里唠唠嗑,行吗?"
马秀英主动挽八婶儿手这个动作,让一群婶子放下拘谨,纷纷热情招呼。
“当然行了。
“只要您不嫌弃俺们,俺们当然乐意了。”“二子家的,快去俺家把茶壶拿来……”
片刻后。
马秀英看着摆放在面前的破旧茶壶、杏干、自家用发芽麦子,熬制的饴糖……不由感慨。
这些东西与她而言,并不金贵。
可这却是土桥村百姓,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节,才会准备的。现在一股脑把这些于他们而言,特别金贵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她。可不是冲着她。
而是冲着四郎和大丫。
只因为,她是大丫的‘娘亲’,所以才让这些乡亲们,如此热情!这是四郎和大丫,给她换来的人心。
四婶儿有些不好意思笑道: “大丫娘,别嫌弃,俺们这里条件有些简单了点。”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马秀英眼鼻有些发酸,笑着回应同时,捏起几块杏干,给身后侍女,然后自己又捏起几块尝了起来。
饴糖这种珍贵的东西,还是留给各家孩子吧。百姓种麦子。可一年到头。
也只舍得在年节,才发点麦芽,给孩子们熬制饴糖。婶子们看马秀英吃了,顿时高兴笑了。很快,马秀英就和一群婶子打成一片。八婶儿埋怨道: "大丫娘,大丫爹也太不近人情了。"
“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