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的朝堂之上,暗流涌动。青州女皇已经数月未来上朝,主政之人是太子。女皇膝下只有二子一女,平时母慈子孝。太子如今把持朝政,二皇子被禁足府中,公主却只身赶往了云门山,事事都透着蹊跷。
在皇宫一处偏僻的侧殿之中,一尊青色的巨鼎烟火稀松。该鼎重8吨,高58米,长4米,宽32米,青铜铸成,四足两耳,鼎身为长方形,四只脚上雕刻着凤凰纹路,鼎的四周雕着十二片祥云,鼎身之上正面纹着山河图,反面纹着已经消失许久的鸟兽图案,侧面则是大禹治水的画卷。巨鼎虽已青苔斑驳,但依稀可见当年初立时,那撼天动地之风采。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座普通的燃香的大鼎,但是它也是皇权的象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大鼎被移走多次,至今还有一耳上残缺了一半,凿痕清晰可见。平日里,大鼎被废弃在这里,无人打理,只有大型祭祀之时,宝鼎才会多少有点用处。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巨鼎周边气象升腾,黑光乍现,伴随着黑烟的升起,整个大鼎也越发朦胧起来,在夜色的掩护下,大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直到第二天早朝,才被一名青州的言官发现,但是他也没有多做声张,只是在史书上浓墨重彩地写了几笔。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此事也议论纷纷,只有太子端坐龙椅之上,一言不发。
“依臣之见,护国宝鼎丢失,必定是天下大乱,请太子早做定夺,或奏请女皇,联合其他皇族共同商议对策。”朝中礼部尚书启奏。
“必是有宵小之人作祟,恳请太子降旨,彻查宫中。”刑部尚书也紧跟其后。
“宝鼎丢失,战乱将起,望太子殿下早日厉兵秣马,积极备战,鼓舞边疆战士,保家卫国,刻不容缓。”兵部尚书见缝插针补充了一句。
“连年天灾不断,饿殍遍野,哪有钱来鼓舞边疆。还是专心查案,就事论事吧,早日找回宝鼎,方显皇恩浩荡。”户部尚书也不甘示弱。
群臣各抒己见,整个朝堂乱作一团。只有坐在正中的太子没有发言,他冷着脸陷入沉思。不知这次危机幕后推手是谁,他也不敢贸然行动。如果是他母后所为,那宝鼎应该不会被搬离青州,只要查清宝鼎下落即可。要是二弟准备以此犯上作乱,那宝鼎很可能就是他的借兵工具,只要看看他是否还在王府即可。应该不会是小妹,她应该还在云门山闯祸呢。要是其他人打宝鼎主义,那肯定是杀无赦的大罪。只是这宝鼎丢的蹊跷,还是要问问其他各州情况,再看看母亲和二弟反应才好决断。
朝堂外,市井之中,也是流言四起。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起义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宝鼎丢失,又给整个青州蒙上了一层阴霾。不少起义军也开始拿宝鼎说事,说当今朝廷无能,人人得以取而代之。
天下大乱,始于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