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1 / 1)

鼠年说鼠人 瑾握国 3159 字 2023-06-11

仲秋时节,我到西北看望老哥。老哥对我说,来西北可去敦煌玩一下,那里有莫高窟,还有鸣沙山,月牙泉,会让你流连忘返!

哦,莫高窟,早就让我神往;鸣沙山,月牙泉,好有诗意的名字!

我们是乘火车去的,在兰州读博的儿子陪我们一起去,他喜欢自助游,自主、自由。在车上,我们看到了沙漠的日出。下车出站是清晨,先坐上的士去莫高窟。天气很好,蓝天白云,空旷的山原,沙漠,让人倍感振奋。的士司机向我们介绍,远处绵延的就是鸣沙山,莫高窟就在这边山脚下,山那边有月牙泉。

莫高窟建在沙山里,令人意外。进到里面就全知道了:这莫高窟的周围都是戈壁荒漠,里面却是绿树成荫,令人惊奇!

这些洞窟大多建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山崖上,连接洞窟的有高低错落的栈道。为防风沙侵袭,每个洞窟都装门加锁,讲解员进出洞窟都需要开门、锁门,和我参观过的云冈石窟是大不一样的。参观组织也很有讲究,现存几百个洞窟,轮流对外开放的每天只有8~12个,旺季人多,开得少一点;淡季人少,相对从容,开得多一点。为保护文物,进入景点,照相机要和行李一并寄存,偶有个别人用手机照的,会随时被制止。连导游讲解介绍文物都非常注重环保:参观前,每位游客发一个耳麦扩音器,一个导游只带几个到十几个游客,这导游的讲解只有这几个、十几个人听到。导游讲解用低音,游客只能在耳麦中听她讲。这一游览过程让游客必须十分用心,紧跟导游不掉链;跟丢了,走到别的团体,或别的团体的成员错跑到这些游客的队伍中来,就都听不到讲解了。导游轻车熟路,往来于窟外栈道,时上时下,按指定号选择洞窟向游客介绍。有的洞窟参观的人前脚走,外面的导游又带着一批游客后脚进,人员错杂,还真要辨清你跟的导游的长相、声音呢!

莫高窟的佛像、壁画真的很神奇。佛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最让人震撼的当数96号窟高达33米的弥勒大佛,气势雄伟壮观。举起的右手比一张台球桌都大,初看为四根指头,变换角度,细看,有根指头掩于拇指后面呢!

此窟前面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共有九层而得名。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中,下面都被脚手架、保护网围着,没能照到一张完好的照片。

在由莫高窟回市区的路上,公交司机说,去鸣沙山、月牙泉,要在下午四点以后去,去早了太晒人,受不了。那好,这样可以在旅店美美睡一觉,养精蓄锐。然而,兴奋的心情让人很难睡得好,三点刚过就想着起来去乘车了。其实,旅店到月牙泉的路程并不远,投币一元就上车。直到上得满满当当,司机才发动,前行。有两个站,眼看不能上人了,司机却还要停下来、开门,大声要求乘客往里走,并说,到敦煌中学,学生下了就好了。果然,车行路程过半,到了学校,学生下去后,空出不少位子,车上一下松动多了。司机天天跑这条线路,太熟悉了!

车到终点,国家级自然风景区鸣沙山、月牙泉就在眼前。远远望去,连绵的沙山和湛蓝的天空画出了一道完美的天际线。阳光灿烂,驼队在沙漠中缓缓前行,游人在沙山的小径上攀登,有的还穿着橘黄色的防沙鞋套。

四点以后的太阳仍感到很灼人。路旁有卖帽子的摊位。在他们的撺掇下,儿子让我买一顶深咖啡色毡帽,当一回西部牛仔。我本来是不喜欢的,但看着这灼烧的烈日,沙山上毫无遮挡的蜿蜒小道,还是很爽快地买了一顶戴在头上。又遇到向我们推荐脚套的,价格很优惠,我们也要了。这样,我们便全副武装进山了。

踏进沙漠,脚下软软的,一步一个沙坑。头顶烈日,耳边有呼呼的风声,驼队已在身边,驼铃发出叮当的脆响。这种感觉真的不错。鸣沙山就在眼前,月牙泉在哪呢?这是我们首先要寻找的。顺着指示牌指引,我们向沙山深处走去。前行,右拐,再前行,不远处绿树环绕的亭台楼阁、弯弯如月牙的水面出现了:原来月牙泉这么近。

月牙泉旁的沙坡上游人甚众。许多人以泉面为背景,举起右手,伸出食指、中指做“v”形,兴奋地照相留念呢。我们三人也互相照了几张,就往月牙泉边走。走了几十步,回头一看,不禁兴奋无比:两山之间,一片广袤沙漠上,众多游人脚穿橙黄色鞋套,或蹒跚前行,或彼此摄像留影,原来单调的沙漠立刻显出勃勃生机。我联想到茅盾在其散文《风景谈》里描绘的画面,真的是相像极了。我拿起相机抓拍,移动镜头、捕捉、对焦、按动快门,一气拍了七八张。回看成像,张张精彩。

月牙泉水面并不大,但泉水清澈。在两座沙山之间有这么一个月牙形泉面,实在是个奇迹。如果不是有泉水不断渗出,这点水是很容易被沙漠吸收掉的,这就足见此泉的可贵了。泉边树木苇草茂盛,岸上亭台道观的题字甚多,曰“沙山月泉”,曰“鸣不虚传”,曰“方知妙绝”……最高楼阁三层,飞檐翘角,颇为壮观。在一片沙山之中有这么个泉,有这么一群古建筑突兀独立,自是景象非凡。

眼看时间不早,我们离开月牙泉向鸣沙山攀登。登上山顶看落日,机会难得呢。初在山脚下走,坡度较平缓,但一段行程之后,坡度骤然变陡,我们选择有沙梯的小道攀登。随着攀登高度的上升,这用绳索拴住木棍依沙而放的阶梯越来越陡。沙梯没有平正的台阶可以支脚,踏上木棍,脚一用力,沙就哗哗直泻,晃得你头晕眼花。两手没有可抓拿的东西,躬腰行走生怕摔倒,只好手脚并用攀爬了。好在这样的路程不长,奋力向上,再走几步,就到山顶了。

登上山顶回望,月牙泉的月牙变小了,真如一钩新月斜挂树梢。山下游人很多,都变得更小;远处的正向这边涌来,近处的也在奋力往上攀登。原来这山坡呈“l”形,起处平缓,山腰以上陡峭,难怪要有沙梯。不过也有胆大的,随便找路往上爬;还有从上往下滑的,倒下了,就随沙往下滚,看着笑的,拍手尖叫的,甚是热闹。

太阳慢慢往下落,聚到山顶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眼神、镜头齐向着西面山巅。夕阳把它那红彤彤的光投射到这些人的脸上、身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时间推移,太阳渐渐收起最后的光芒,红着脸慢慢沉入西面的山脊下。照相机的“咔嚓”声在寂静的山巅发出清响。

天色渐暗,暮霭的轻纱不知不觉把月牙泉的身影掩藏。游人依依离去,山下一座院落的霓虹灯光影在掩映的绿树中闪烁,好像眨着眼为大家送行。

哦,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你确实让我流连忘返!

213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