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与其说是朱元璋有感丞相权力太大,最终方才废掉了将近两千年的丞相制。
不如说是朱元璋有感皇帝的权力还不够大,于是才有了洪武十三年之事,最终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
不过这种代价当然是巨大的,除了每天必要的朝会之外,每日需要批阅奏章一百四十余件,大小事务四百余起,基本上是真的做到了“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即便如此对政务的处理也很难达到满意。
这种996式的大权独揽,对身体素质离谱的朱元璋来说或许很爽,但累死的朱标恐怕并不觉得有多爽。】
朱元璋与自己好大儿对视一眼,随后两人的目光略有一点默契的各自背过一边。
父子之间的嫌隙并没有多少,倒不如说有马皇后在其中斡旋,朱标知老爹对自己倾注多少心血,朱元璋也知道好大儿为求自己赞许有多努力。
偶尔朱元璋也会想象,他能将大明以何种姿态交给儿子,被悉心培养的标儿又如何能治大明之极盛,尔后史书中他们父子若是能与文景这等贤君相较倒也可称呼无憾。
但如今这类想象只能止于标儿的早逝。
一个被政务熬垮了身体、被背疽趁虚而入、最终还未来得及登上帝位施展抱负就要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明皇太子。
父子之间心情各有不同,皆沉默不言。
而第一次到场的朱樉和朱棡就略有一点好奇了,不过也只敢小声议论。
此前听闻老爹忽然吩咐他们的离京时日暂且遥遥无期,朱樉便略有点头疼:
“爹爹这祖训写到何时才是个头?”
朱棡点头赞同:“那还用问,但有所得恐怕都要记下来…”
眼看着老爹脑袋往这边略微侧了一点,朱棡也赶忙打补丁:“不过爹爹这也是一片良苦用心,所著者皆为治天下之得,以期大哥后世子孙能不偏废而为明君。”
话一出口,朱棡却反倒是略有一点唏嘘。
父亲对大哥和他们兄弟有别的态度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再兼之爹爹教子极严以及大哥能令得众兄弟服气,所以几兄弟之间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就藩也很是干脆。
可如今呢,爹爹此前的怒骂,以及此时后世再明白不过谈及大哥之死,这也使得朱棡有了一点有关帝位更迭的猜想。
但这些猜想并不称得上非分之想,反倒是有无尽的惶恐,其原因也再简单不过。
如今爹爹身体康泰磨刀霍霍,距洪武之终也时日尚久,若是他们兄弟当中真有人行了禽兽行径。
那该如何面对父亲的滔天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