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歌未竟(2 / 2)

“民不为盗,则将坐以待死也!”

南宋名臣李光曾经很直白说过贫民的困境:

于是张飞哈哈一笑:

“那大哥岂不是跟俺一样,十分不懂?”

皇帝开心了,百姓就没法活了,于是揭竿而起就成了单选题,而且在学习了王小波的先进经验之后,各地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成了按起葫芦浮起瓢的态势,禁之不绝。

最终还是张飞摸摸脑壳,左右瞧了瞧很是实诚道:

如此行事二十年,直至靖康之耻,赵构对外屈膝苟安对内重拳出击,而且放任招安的匪首之流祸乱乡里,最终逼得钟相揭竿而起。

首先是地点,钟相起义选择的是啸众洞庭湖,从这里顺着长江往上就是襄阳地区,顺着往下呢就是江夏地区,再往下就是赵构偏安所在的江南地区,可谓是踩在心口上了。

是偏安益州的刘季玉?还是纵横雍凉只计较自己得失的韩遂?又或是那挟天子行不法的曹贼?

“可惜那后辈所说的穿越之法难为真。”

钟相出身商贾家庭,青年时入了摩尼教遵循教义在乡里施舍贫民,在亲眼看到了百姓苦难之后,这個商人儿子或是为了传教或是出于怜悯,对百姓不仅施以钱财还允诺等摩尼教大兴之后定然能等贵贱均贫富。

于是张飞扭头将视线对准了刘备,没想到大哥也很是直白的与他摆手坦然道:

“能品读一二愁怀,却不懂八九分意思。”

最终赵构将岳飞从抗金前线召回,钟相杨幺起义也才终于失败。

“俺不懂,军师给俺讲讲呗?”

实际上很无奈的一点是,如果翻开历史,无论是钟相还是杨幺,他们与岳飞都是类似的,都是能看到百姓困苦的人。

汉长安府中,在座诸人久久失语。

他们最终皆亡于宋廷,这是时代的悲剧,怎么解决?当时没人能知道。

八百多年后,洞庭湖八百里波涛散尽,教员以青史磨墨,以三皇五帝风流人物作笔,挥笔写就《读史》一词,或许算作这个悲剧的一个回答。

就如刘备自己,他若是不出来扛起兴复汉室的大旗,那谁人能扛?

张飞话语中难得有了点嘲讽的意思:

“那太监皇帝都不念百姓,难不成还想要百姓念他的好吗?”

“他有好可念吗?”

尔后方才道:

“虽不懂这词,但那钟相杨幺,却分外好懂。”

“再不行,等俺去许都擒了曹贼,用曹丞相换他的岳少保如何?”

刘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