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1 / 2)

大宋泼皮 很废很小白 326 字 2023-11-04

翌日。

一大早,常知县便迎着寒风,赶往益都郡。

既是投诚,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更何况,投诚之后的待遇,还需争取一番。

所以,他必须亲自去一趟益都。

如今从临淄去益都,很少有人走官道了,都是走水路,顺流而下,只需两个时辰便到了。

韩桢也命人将淄水码头扩建了一番,又修了一条宽厚平坦的大道直通郡城。

清晨出发,中午时分,常知县就坐着马车驶入郡城之中。

他有段时日没来郡城了,上一次来,还是去岁年节时,来府衙叙职考核。

坐在温暖的车厢内,常知县将窗帘掀开一道缝隙,打量着郡城的变化。

寒冷的天气,并未阻碍百姓的热情。

只见街道上行人如织,商铺大门洞开,路边支起一个又一个小摊。

街角处,偶有一两个乞丐缩在那里,身前摆放着一个破碗。

做了这么多年的知县,常知县深知,想要了解一地民生,不要看人口多少,农田几何,只需看百姓的精神面貌就能得知。

毕竟,繁华的假象可以伪造,唯独发自内心的精神面貌伪造不了。

比起去岁来时,郡城百姓精神好了数倍,嬉笑怒骂间透着蓬勃的朝气。

胥吏整顿了,苛捐杂税取缔了,欺行霸市的泼皮和帮派也没了,甚至就连郡城外盘踞多年的匪寇,都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连串的改变,让郡城百姓由内而外的感到轻松,压在肩头的担子,忽然之间没了一大半,就连走路都比以往轻快了几分。

至于乞丐,这就没法子了。

不管多繁华,多富庶的地区,都会有乞丐,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是懒,不想劳作,不想被拘束,只想过不劳而获,天作被地当床的日子。

事实上,韩桢已经将郡城中的乞丐清理过一遍了。

上了年纪或天生残缺的人,安排一份扫大街,看空房这类清闲的活计。

至于那些手脚健全的乞丐,上个户籍,发些口粮和纸衣,安置到乡下开荒种田。

没种子没农具,没问题,府衙借给你。

担心还不起?

没关系,可以分期付款,且不收一文钱利息。

反正就是一句话,物尽其用。

即便如此,还是有些乞丐赖在城里不走。

对这种懒人,韩桢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抓进牢里除了浪费粮食之外,毫无用处。

总不能全杀了吧,那他还要不要名声了?

所以只得放任不管,任由其自生自灭。

“知县,到府衙了。”

不知不觉间,马车来到府衙门前。

听到车夫的提醒,常知县回过神,应了一声后,掀开门帘走下车。

迎面而来的寒风,让他打了个哆嗦。

整理了一番仪容,常知县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来到府衙门前。

值差的皂吏认出了他,满脸堆笑道:“见过常知县。”

常知县没端架子,轻笑道:“本官此番前来有要事与县长商议,劳烦通报一声。”

“常知县稍待片刻,卑下这就去通报。”

皂吏说着转身走进府衙通报。

不多时,便又折返回来:“常知县,县长有请!”

“有劳了。”

常知县微微颔首,抬脚迈入府衙大门。

一进大堂,就见韩桢主动迎上前,笑容满面道:“常知县,久等了!”

常知县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姿态放的很低,躬身作揖,面带歉意道:“县长恕罪,实是家中琐事太多,昨日处理好之后,便立刻动身,马不停蹄的赶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双方心里都有数。

但有些话,心里知道就行,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讲。

“能来就好!”

韩桢微微一笑,握住他作揖的双手,将其扶起。

招呼常知县坐下后,韩桢吩咐道:“来人,上茶!”

很快,一名小吏端来一杯热茶:“常知县,请用茶。”

接过热茶,常知县抿了一口,默默在心中整理思绪。

投诚的态度到了,接下来该谈谈待遇了。

他常玉坤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也有七情六欲。

退一步万说,你韩桢不给好处,大家伙凭什么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造反?

是不是这个理?

他聂东是闲着没事干吗?

不就是觉得,跟着伱韩桢造反有前途,比躲在深山里开荒种田要好么。

他刘锜放着小衙内不做,跟你当反贼,是脑子犯痴傻了?

凭一腔热血,还是知遇之恩?

这世上的芸芸众生,永远绕不开两个字,名利。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这个货字,可谓是道尽了本质。

这些浅显的道理,韩桢自然心知肚明。

他率先开口,打破沉默道:“家人可安顿好了?”

闻言,常知县放下茶盏,如实答道:“下官昨日已修书一封回老家,命贱内贱卖田产、商铺,带上家人日夜兼程赶往益都。估摸着,再也半个月应当能赶到。”

“目前官位紧缺,暂时先委屈常知县继续在临淄县任职,待到年后再另作安排。”

韩桢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先前咱们约定好的分红,依旧有效,往后兴许会更多。”

不止是常知县的分红没有取消,赵霆、刘宓的分红同样没有,韩桢心中隐隐有一个计划,是关于官员贪腐问题的。

常知县沉默不语,心中咀嚼韩桢开出的条件。

片刻后,他抚须轻笑道:“多谢县长抬爱!”

韩桢微微一笑,补充道:“朱吉也是个人才,当个商人可惜了,我准备让他入商务院任职。”

“下官代元辰多谢县长。”

常知县拱手致谢,随后从袖兜之中,掏出一份折子,起身递过去道:“下官这些年,多少也积攒了一些人脉,这封折子上俱都是下官的至交好友,往后县长兴许能用得上。”

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接过折子,韩桢翻看了几眼。

常知县的这份折子写的格外详细,对方姓名、官职、宗族势力、包括履历都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还有他这些年历任知县的县城情况等等。

合上折子,韩桢神色满意道:“你有心了!”

常知县谦虚道:“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