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见公义而忘私利(2 / 2)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125 字 1个月前

高参想到沈珍珠如今在回纥营中受难就心急如焚,恨不能马上就杀破回纥大营,救出沈珍珠。但他也知道取得安西兵马的支持,是如今最快、最有把握破敌的办法。

“去吧。”薛白道,“不必说服我,用你的道理去说服安西军。”

<div>“末将定不负雍王重托!”高参领命而去。

薛白心中坚定地想与回纥骑兵一战,但这几日也有不少人劝他只管守着城池就可以,守住了城,不管外面被回纥劫掠成什么样子,这一战在天下人看来就是他驱走了李亨,而出城反而会有风险。

更有甚者,也有人劝他筹集重金收买回纥,列举了回纥骑兵强大又嗜利的诸多理由。

他却想向他们证明,大唐的国力还在,天可汗的威严也还在。

确实还在,前提是大唐不会在无尽内耗之中继续倾颓下去。

~~

等待很煎熬,薛白足足等了三天,终于等到高参回来,给了他一个足够大的消息。

“报雍王,封常清答应归附了!”

高参很激动,拜倒在薛白面前,双手举起封常清的书信。又以期待的目光看着薛白,一副愿意随时杀往回纥大营的架势。

薛白接过封常清的信,发现封常清虽是大将,字写得却很不错,流畅而锋利,文章作得也好,骈体对仗,气势磅礴。但,封常清的归附却是有着不小的条件。

他要李琮在彻定平定叛乱之后,迎回并且还政于太上皇,还要薛白承诺绝不争储位。

这两点,从薛白的角度而言是很不智的,若不是李隆基昏庸,局势也不至于到此境地,而薛白自信能兴复大唐,自是不可能放弃志向;可在封常清看来,若要归附,自然是希望大唐迅速安定,而这两个条件,是目前最能安抚人心的。

毕竟,从大唐忠臣们的角度看,不论薛白是不是真的皇孙,只要李琮册封他为太子,那就存在把李氏社稷拱手送人的可能。

薛白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先接见了封常清派来的使者。

那是一个名叫赵宗玼的武将,看起来就十分精锐,皮肤粗糙,手上满是老茧,显然是久在安西从戎了。

见礼之后,薛白得知他是疏勒守捉使,笑道:“原来是赵将军,久仰大名。”

赵宗玼一愣,直言道:“雍王果然是说谎不变脸色,我久在西域,又不是甚名将,你怎么可能久仰我的大名?”

薛白问道:“很多人认为我说谎不变脸色吗?”

赵宗玼竟是毫不客气,道:“不错!”

“也许是世人的误解呢?”

“人的名,树的影。”赵宗玼摆手道:“哪有那许多误解?”

薛白遂笑道:“我与岑参是至交好友,曾听他说过赵将军的威风事迹,仰慕已久。”

“哈哈哈,是吗?”赵宗玼依旧不信。

薛白道:“岑参有首诗在安西军中流传,我也听过,就叫《赵将军歌》,‘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这句话挠到了赵宗玼的心痒处,他不免挠了挠腮,压住得意之情,谦虚道:“我弓马也没有那么好,军中比试,蒙大家相让,十场能胜个九场,岑参夸大了,夸大了。”

这人看起来不太聪明,似乎很好收买。事实上,封常清之所以派他来,却是因为他轴得厉害。这点,却是说到封常清提出的条件才有所体现。

“节帅说了,雍王唯有答应这两个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薛白问道:“我派去的使者呢?”

赵宗玼理所当然一挥手,道:“使者也不放回来!”

薛白问道:“我若答应,封常清就出兵助我破回纥骑兵吗?”

“你答应有何用?”赵宗玼瞪眼,道:“得长安城的圣人答应才行!”

如此说来,倒是薛白失言了,他点点头,道:“圣人可以答应。”

赵宗玼道:“口说无凭,雍王可敢在安西军士卒们面前亲口承诺不会争夺储位?”

薛白沉吟着,问道:“如何在安西军的士卒们面前承诺?”

“汧阳城外有望鲁台,雍王若敢到那里与节使歃血为盟,当着安西军将士们的面许下承诺,节帅便率军助长安天子扫平关中,安定天下。往后,雍王若敢觊觎大宝,安西将士必不相饶!”

……

对于封常清这个要求,薛白麾下不少人都是反对的,认为封常清有可能就是使诈。

这又是一次考验薛白判断的时刻。

封常清是想诈他过去伏杀吗?确实有可能的,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并不少。

可薛白还是倾向于封常清是真心想要谈判,因为他认为一个戍戎西域的将领必是有卫国之志的。

身为大丈夫,尤其是大唐这样强盛王朝的男儿,但凡有选择,必然承受不了需要把子民的妻子儿女卖给回纥,借回纥的兵来助皇室争权夺势。

如今因为薛白守住长安,局势已经大为不同了。封常清一个选择就能够迅速加快天下平定的进度。

基于这些判断,薛白敢去见封常清。

当他准备策马出城之时,却是被姜亥挡住,问道:“郎君何必冒险?”

“记得你们当年初入长安之时,是李亨麾下吗?”薛白问道。

姜亥愣了愣,道:“末将早已全心效忠郎君,绝没有眷恋李亨之意。”

“我知道。”薛白道:“我就是怕自己变成李亨,才得去。”

其实,薛白也在李亨身上学到很多道理。

他明白了掌权者多冒一点险,社稷百姓才能少受一点罪。掌权者多担负一点,社稷百姓才能多安定一点。

~~

汧阳城西关,望鲁台。

这是春秋时孔子的弟子燕伋所筑,燕伋乃汧阳人,三次赴鲁跟随孔子十七年,位列七十二贤第十四。学业有成归乡之后,他在此设馆授徒。因思念恩师,每日在此登高望远。据说是他用衣襟撩土垫足,日积月累十八年,形成了这个高高的土台。

七月,落日如火,这座代表着感恩与思念的高台周围站满了成方阵的安西士卒,他们久在西域苦寒之地,畏于火热,一个个汗如雨下。

当然,他们中有很多就是关中人,是被募兵到的西域。此时正翘首东望,像极了千年前的燕伋。

一队人驰马而来,闯进了他们的视线,为首者正是薛白。

士卒们没有想到这个封为皇孙的逆贼,或说这个被视为逆贼的皇孙居然敢来,纷纷议论不已。

一开始,他们口中“薛逆”出现得更多,之后,封常清带着人马迎了过去,与薛白相见,一行人并辔而行前往观鲁台。

随着薛白的英武身姿从容不迫地出现在他们视线当中,渐渐地,“薛逆”的称呼便少了许多,更多人开始称“雍王”,比如有校将会督促士卒们往后站些“给雍王让道”。

等薛白登上观鲁台,看向士卒,众人便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人气概并不逊于封常清。

……

当那密密麻麻的身影与林立的刀枪映入眼帘,感受着那冲天的杀气,如此场景自然是容易让人心生怯意。薛白之所以不害怕,因为他已是死过一遭的人了。

而旁人不知那满脸刀疤的张光晟是谁,薛白却是笃定有他在,封常清至少不会杀自己。

“雍王感受如何?”封常清为薛白指点着那些方阵,开口问道。

“都是大唐的将士。”薛白道。

他在心中告诉自己,不能觉得这是在单骑入敌阵,今日是大唐未来君王走进了必将拥戴他的将士之中。于是,他抬起手,与他们挥了挥。

封常清不由眯起眼,盯着薛白的这一个动作,没有感到放松,心里反而警惕了起来。

“来,为雍王引见……骠骑左金吾大将军,镇西、北庭支度行营节度使,李嗣业。”

薛白目光看去,见到的是一个几乎可以算是巨人的大将,超过两米的身高极为醒目。

今日太热,李嗣业没有披甲,半袒着上身,两边的臂膀大得像两个水桶,比一般的肩胛都要大,也不知要什么样的盔甲才能罩到他身上,又该有多重。

如此一条大汉,仿佛往观鲁台上一站,就能把这高台压塌。难得的是,李嗣业并不笨重,反而十分灵活。

见了他,才让人不得不承认,成为名将真的需要天赋,并不是仅凭努力就可以的,不然有可能越努力死得越早。

总之,薛白是一见李嗣业就很喜爱,他心里甚至想到了曹操见关羽的典故,遂道:“久仰李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人物。”

“这次雍王说的久仰大名一定是真的!”赵宗玼大笑道,他倒是十分凑趣。

薛白莞尔问道:“但不知,赵将军纵博场场胜,可是连李将军都胜过了。”

赵宗玼有些忌惮地抬头看了李嗣业一眼,摇了摇头,道:“李将军才不屑与我等纵博。”

李嗣业话不多,只是点了点头。

封常清又引见了数名将领,见时机差不多了,便道:“雍王,请吧。”

他一吩咐,当即便有士卒端着木托盘,上面放着清水与匕首,这便是要逼薛白当众立下盟誓,不再争夺储位。

<r>薛白看着这一幕,却是摇了摇头道:“我此来,想问问封节帅何必如此?这储王,李亨争得、李俶争得,我为何争不得?何不看看储君之位最开始是谁的?!”

封常清道:“我不欲与你争辩其中原由,只知这是最快平息权争之法。”

“为何?”

“雍王时而自称官奴,时而自称孤儿,时而自称皇孙。难免让人怀疑是冒充皇孙,借此阴谋暗篡李氏社稷。还请雍王消世人疑惑,我等方好为长安天子效力!”

说罢,封常清拿起匕首,便将手掌割破,挤出血来。

“请吧。”

薛白闭上眼,回想着自己一次次骂李隆基、李亨自私的场景,又仿佛从青史看到了安史之乱后千年的时空。

某个瞬间,他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接过封常清的刀一划,鲜血滴落水盆当中。

“好,让封节帅放心便是,我绝不借皇孙之名阴谋暗篡李氏社稷!”</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