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对于文明是否值得培养没有明确的界定,任务就是考验,也是机会。原住民是很难理解这种情况的,玩家就不一样,游戏中优胜劣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他们一点也不意外。
星盟内部开始出现更大的混乱,大量的玩家势力在扩大地盘,势力之间也在相互整合。我之前的行动效果不错,玩家们避开了和我有关的所有任务,跟着一起受益的还有王女、温莱丽。雷诺在接下来的混乱中也有所损失。
星盟在重新成立后,迎来了一段混乱时期,玩家成立主力军,他们的发展速度也呈现爆炸趋势。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之后,发展速度会成几何倍增长。
我正忙着重新规划领地,之前的采矿基地表现不错,我开始的时候就给他们设计成一体的,在遭到攻击的时候防御效果出色。我准备把这个思路延续下去,制造一个可以移动的采矿基地。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我的基地就可以离开去没有威胁的地方继续采矿。或者等威胁消失在回来工作。
正常的建筑要想这么干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空间来配套移动设备,我有羽落术法阵,只要我想就可以把任何物体移动起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给1个采矿基地安装羽落术法阵,配套相应的维生系统,让它们可以飞起来。
宇宙太大了,就算是系统的保护下,我依然觉得行星不安全,所以我尽可能的让我的资产可以跟我一起移动。这样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不用重新发展。贝肯族来到银河系重新发展导致输掉战争的事情就在眼前。
基地的改造工作是有参照的,星际人族的移动基地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些馒头一样的半圆形基地供能齐全,技术成熟,我也有相应的技术图纸。人族的工程机器人可以轻易完成搭建。工厂机器人就是飞船制造工厂里生产和组装战舰的机器工人。
巨大的移动基地是星际人族早期扩展领地时使用的技术,在战乱地区可以有效的保护殖民者不被本土势力伤害。内部巨大的空间能按放很多必要的生产设备,可以生产配套的建筑组建完成殖民地的进一步建设和开发。
唯一的问题就是移动速度缓慢,体积巨大的移动基地无法进入超空间,实际上人族除了战巡之外,没有能进入超空间的装备。我确不受这样的限制,护盾发生装置改造的超空间移动装置可以让移动要塞这样的庞然大物进行超空间移动,自然也可以让采矿基地移动。
人族的移动基地直径是几百公里,是一座移动的城市。我可以让移动要塞进入超空间,在大的物体目前还没有实验过。我限制的能力也不适合进行这样的实验。我将基地的直径控制在1公里,底部多一些高度,来代替周围被缩小的空间。
羽落术可以把材料的重力减少到几乎没有,建造巨大的物体也非常轻松。采矿基地原本就是圆形结构,在地下的时候整个空间也是封闭的,外部的防护装甲也是耦合结构。我只要重新组装成相应大小就可以完成主体结构。
重新填充大量的装甲在内部,将整个采矿基地分成里外几层,下面扩建的高度是三分之一圆。基地内部的物资也进行了精简,主体部分是采矿船生产设备和采矿船港口。同时还有大量的护卫舰作为防御舰队,采矿基地的顶部还安装了炮塔,使用的是战列舰的主炮,能发射引力子炸弹。毕竟是开拓用的移动采矿基地,要有一定的攻击性。
采矿船是改进型,用的是利维坦级的船体,但是内部结构中空,取消了武器系统,只有眼睛的位置放置了奥德赛副炮级别的激光炮,属于防御型的武器。
嘴部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矿机,张开嘴就可以吃掉大量的矿石进入腹中,通过分解后,根据密度特性筛选出有用的部分保留在背部和底部,无用部分由后部排除。身边是6艘护卫舰护航。1支编队将采矿基地的船舱挤的满满当当。
护卫舰的数量是按照作战小队比例分配的,可以保证任何采矿船在战场上也可以完成采矿任务。安全位置采矿时,护卫舰是停在采矿基地内部的,只有2艘护航。
去掉了采矿机器人的环境后,采矿基地内增加了设备工厂,可以自行制造采矿船和护卫舰。同时具备其他生活物资的生产能力。潘多拉星球上的工厂中使用的技术早就应用到了领地各处,野猪人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物资是按照需要给的,多余的存起来或者交易出去。没有经济活动的领地内野猪人战士是不用货币的,我使用的是信用点的方式。超过份额的人要申请或者等下个月。吃喝不愁的情况下野猪人根部没有别的要求。我的领地也特别安慰,所有人都在忙碌建设的事情。
采矿基地的设计和制造成倍并不高,都是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采矿基地本身就能精炼矿物材料应有尽有。3亿野猪人战士都留在了采矿基地内部,作为防御力量和日常的工作人员。
野猪人除了战斗之外也擅长复制物品,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很快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远离的基地内部只有少量的矿工和一些村落,村落都是封闭式的太空城小区,人口不多。重新补充人口需要大量的时间也影响内部的具体布置,我干脆就直接让这些野猪人战士转行当起了矿工。
刺背的近卫军成型的也很快,姜维作为他的副手,能够把所有的琐事都安排的面面俱到。近卫军的舰队数量相当于5支舰队,是9475艘飞船组成的舰队。我一共组建了两支近卫军,刺背指挥一支,姜维指挥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