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祖逖之死(2 / 2)

“请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写一篇三百字的评论,详细论述晋廷没有吸取景帝教训,结果因八王之乱导致民不聊生,硝烟四起,以及大汉三兴的必然性。”

……

总而言之,所谓文科,本来就是不懂可以乱写,只要言之有物那就可以了。

第一题,就是标准的记忆力筛选题目,标准的送分题。

刘泰表示,连第一题都过不了的,那就不用去看下面的题目了。

毕竟自己招募的这些官员,肯定是从最小的将仕郎开始做起,记忆力的强大,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涯肯定不会有什么坏处也就是了。

第一场的《九章》比拼的是逻辑能力,第二场《汉书》比拼的就是细节,积累和字本身。

就好像学霸跟普通学生间的分差是数学,而学霸跟学神之间的分差就是语文一样。

不过,《九章》是贴出正确答案,而第二场《汉书》则把考第一的那位贴出来。

名叫荀志,是荀绰的儿子,跟荀绰也一样立志写史书的家伙。

随着第二场考试过去,举子们有的为自己选入而欣喜,也有人为自己落榜而遗憾。

当然,对荀志这种拿到了第一名,甚至能作为标杆的人更让人充满了羡慕嫉妒。

因为他们隐约听到风声,作为第二场的第一名,第三场后就注定被录取的,虽只是《汉书》一科,却也多少有几分夺尽同辈风采的感觉。

不过,所有通过了第二场考试的学子们,却也没心思再去谈论什么了,马上便进入到最关键的第三场考试。

经过第二场考试筛选后,只剩下了一千举子,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这一关过去了,那等待自己的便是通天大道。

因为大汉朝廷已说明了,这三百六十人将会进入到殿试,殿试只是重新进行排名,不会再进行筛选。

对进入冬日后,就抉择残酷命运的举子们来说,他们终于见到了命运的尽头。

所以这时候的他们深吸一口气,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荀志算是最从容的,因为他从荀绰那里已知道,自己只要四平八稳的写出一篇伦策,自己就会稳稳入选这三百六十人之一,这是他《汉书》第一的荣耀。

褚裒虽知道这次考试并不容易,但不论怎么说,至少《九章》和《汉书》两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自己的目标便是伦策,无论如何要争一争头名。

就好像荀志从荀绰那里知道消息,褚裒也从自己堂兄那里获得到更具体的消息。

就是三场考试的榜首,实际上都会被直接录入到殿试前二十的成绩中,算是保送之人。

对比起这两个官二代的踌躇满志,王度与郑略却在相互鼓励,因为一个是寒门出生,一个是来自黄河对岸,他们都非常清楚,接下来这关对他们来说,就真的是最重要的一关了。

过去了自己便是能够出将入仕,过不去,下次的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两人依依惜别后,便马上投入到第三场的伦策考试中,这次的考试题目是昭烈!

这题虽然超过了《汉书》的内容,但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只要对历史有所研究的学子都非常清楚,这扑面而来的便是统一天下,还于旧都的沧桑。

所有人飞快的开始按照自己的办法开始写起伦策来,基本生取得都是还于旧都的意!

很快第三考也很快考核完毕,而第三考考官在统一收卷后,看着众人道:

“诸位能过前面《九章》与《汉书》两关,已是千里挑一的俊才。

纵然没位列周天之数,也可以凭借自己进入过两关的成绩,直接前去军史府报到,成为见习军史。

见习军史虽非九品之列,但却同时拥有军功与教化两种功勋,算我文臣序列中晋升最快的,定然不会埋没诸位!”

听到这话,对世家出身的人来说,自然没任何兴趣。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制定规则与利用规则,跟底层那种路摸爬滚打攀爬到规则巅峰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但对一些寒门出身的人来说,军史体系就是一处不错的去处了。

毕竟经过前面两轮的考试进入到了这一千名,在军史体系中是能直接授课《汉书》的。

而只要能授课《汉书》,就算熬资历熬三年,就能成为正式军史,就是从九品了。

不要看军史的品级低,军史所在的军队只要立下团体功勋,那军史都是能分润到功勋的。

褚翜的军功爵制虽然还没拿出来,但怎么样把军史纳入到军功爵制中,却跟刘泰仔细商讨过的。

刘泰表示,军史跟战士不同,讲究的是能把所在部队拧成一股绳,所以虽然军史同时拥有军功与教化两条功勋路线,但军功路线只是跟集体立功有关。

所有关乎将士个人的荣誉,都跟军史没有任何的关系。

军史是部队的大脑,也是部队的皮鞭,怎么让部队维持住士气,怎么样拧绳,甚至在跟主力失去联系时,军史都能对军队整体进行管理。

而且,在汉代或者说整个封建时代,军功都是最上等的功勋。

军史这条体系对很多没背景的人来说,真算得上是条通天大道。

当然前提是战争没有打完,如果战争打完了,那军队的整体晋升就成了熬资历。

军史的教化体系虽然也能让军史晋升,但比较起纯粹的文官治理,那就要差太多了。

对刘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这些落榜的人才有个去处,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而不是直接让一群懂得历史,懂得数学的人直接清退回家里取!

简单的说,经过了前面两层考试的人,就算不是人才,至少也是硬才。

既然是人才,除非是自己心高气傲的想要冲击三百六十周天的殿试,否则只是想要找一个糊口的职业,成为军史绝对已经足够了。

对人才,刘泰自然是要尊重的,而且随着社会的稳定,军史制度也需要进行革新。

像现在这般把稍微失意的有才之人吸纳到军史中写史,而那些依旧还有冲劲的人才,则是为大汉进行储才,只能说大家都是有美好的未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