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宾摇扇装逼,“此事在我意料之中!”
赵泰眉头一挑,“军师早就预料到史嵩之会求和?”
王宾摇摇头,“卑职只料到南宋朝廷会求和,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赵泰沉思一阵,细品王宾的意思,“你是说就算史嵩之不求和,南宋朝廷也会有其他人求和?或者说,南宋必然会求和!”
“大王英明!”王宾露出欣慰的表情,“大王莫要忘了,岳武穆之事。昔日岳武穆北伐,收取中原指日可待,高宗皇帝却数道金牌召回。那史嵩之为何刚抵达横涧山,就令出兵进攻,便是大王楚州、滁州两场大捷,已经立下大功。若是再让大王获得攻灭忽必烈之功,临安便有人睡不着觉了。因此卑职其实是乐于看见楚兵抢功的,只可惜他们实力不济,没有成功。现在史嵩之秘密求和也好理解,他见自己拿不下忽必烈,便索性求和,放走忽必烈也不让大王获得全功。”
赵泰眼睛眯起,“听军师之言,朝廷老毛病又要犯了。这么说来,史嵩之提出议和,临安那边多半会同意议和!”
王宾颔首,目光瞟赵泰一眼,“若是真达成议和,朝廷下一步,估计就是要剥夺大王兵权。”
赵泰起身踱步,半晌停下脚步,沉声询问,“军师觉得孤应该怎么应对!”
王宾道:“昔日南宋为抗金国,不得不倚重武臣,可当南宋转危为安之后,高宗皇帝便又开始忌惮武臣,借秦桧之手,频频对武将出手。当时南宋诸将,刘光世怠慢军务,无克复之心,以疾罢去兵权。张俊自请入临安,依附秦桧。吴家兄弟拥兵自重,割据四川,不往临安。刘世光、张俊因为不掌兵权,免于一死,吴家兄弟不轻易离开四川,没给高宗机会。韩世忠兵少,本要被杀,岳武穆为其说话,而他找到高宗,哭诉苗刘兵变救驾之功得免,最后只有岳武穆被杀!”
王宾说到这里,看向赵泰,摇着扇子问道:“大王欲做谁呼?”
赵泰捋了捋胡须,沉吟一阵,南宋诸将的选择,都不符合他的胃口。
岳飞是英雄,可这样的英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已经是不幸,再来第二个,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哀。
岳爷爷万人敬仰,可他的遭遇本身却是个悲剧,赵泰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怕后人读史时心脏受不了,所以让他做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那是绝无可能。
如刘世光、张俊一样,放弃兵权,去示弱,去巴结奸臣,赵泰也不会干。
吴家兄弟割据一方,也太过保守。
赵泰眯着眼睛,他脑海中出现一个词语“清君侧,靖国难”。
若是南宋皇帝把自己当岳飞,那么南宋朝廷基本就没救了,赵泰只能拿朱棣的剧本“奉天靖难”!
不过王宾所言没有这个选择,赵泰想了想,目光坚毅道:“孤一心为国,若朝廷真要再行岳武穆之事,便说明朝中有奸臣。孤只能行刘濞之事,诸奸臣,清君侧。当然孤不是刘濞,孤为国家大义,定然成功!”
王宾手中扇子停下摇摆,露出姨母的微笑,今日赵泰之言,预示着赵泰此后的目标,除了抵御蒙古外,还有谋夺皇位。
这对于王宾以及围绕在赵泰周围的北方汉人集团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让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
以王宾的预测,南宋朝廷一定会将赵泰,逼上清君侧的道路,王宾期盼已久的谋逆集团就快诞生了。
“南宋积弊日久,若不革新旧弊,断无恢复之心,难为华夏之主。”说道这里王宾起身行礼,郑重道:“臣以为大宋需要改变,而有能力变革者,必大王也!臣虽不才愿祝大王成就大业!”
语毕,王宾就要下拜,赵泰一把将他扶起,“军师请起!这些都是后话,眼下之事,军师以为孤该如何对待此次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