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剿抚侧重之争(2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7562 字 2023-06-02

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从以招抚为主,转为剿杀,崇祯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民乱扩大蔓延,使其烦不胜烦。也因为杨鹤招抚后的神一魁却抢掠如故,甚至降而复叛、反复无常,激怒了皇帝。

其实,杨鹤将重心放在招抚之上,在农民起义军尚没有壮大的时期,也不算失策。

降而复叛的主要原因是明廷无力承担数量巨大的善后款项,老百姓吃不饱,只能再次起义,导致了招抚之策的彻底失败。

说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有钱粮,老百姓不会造反;有钱粮,已经被招降的起义军,也不会复叛。

崇祯又拿起了洪承畴的奏疏,阅看着,皱起了眉头。

“……大荒已历三载,群盗纷起,卫边营堡与临边州县,饥寒彻骨,所在思变,危迫情形,从来所无。臣首联人心,次讨军,实拮据……”

洪承畴是诉苦要钱的,但还是保证全力剿寇,并请求皇帝能够暂从宽宥。

提到钱,是崇祯心中最敏感,也是最为难的事情。

崇祯皱眉思索了半晌,给洪承畴写了回复,答应拔调一批粮饷。至于够不够,他却是没有办法。

加征辽饷已经决定下来,但要收上来,却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对此,崇祯也是无可奈何。

幸好,辽东那边有东江镇,已经压制住了建虏,平辽指日可待,终是要除了这心腹大患。

下面的奏疏是群臣所上,自杨鹤获罪后,各大臣皆上奏主抚之弊端。就连洪承畴也是忐忑不安,唯恐“剿抚失策”而步其后尘。

是以剿为主,还是剿抚并重,抑或是先剿后抚,朝廷并未有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看所面对的起义军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御史吴生上奏:“招安之弊载在史册,今宜以先剿后抚为定策。如果投戈弃甲,则剿之中亦可抚。如或狡诈复逞,聚掠不散,则抚之时,亦自有剿之用。”

兵部侍郎熊明遇上奏:“秦中诸寇,向者明旨原许剿抚并行,固谓剿其渠魁,抚其胁从,与夫渠魁乞降亦从抚、胁从负固亦从剿也。”

“若使剿胁而抚渠,已降复叛而亦抚,阳降阴叛而亦抚,则抚既滋玩,剿必不威,贼之荡平无日矣”

这两位大臣说得很中肯,尽管杨鹤主抚失败,不应该以抚废剿。但也不要走极端,完全废除招抚的手段。

对乞降的贼冠首领可以招抚,对于顽固胁从也应该坚决剿灭,降而复叛的不可继续招抚。

只有剿抚结合,才能更快地平定民乱。过于强硬,全部剿杀的话,绝了贼寇的生路,使其困兽死斗,对平定民乱不利。

崇祯沉思良久,又拿过洪承畴的奏疏,仔细阅看了一遍。

再次细读,崇祯从洪承畴的措辞中也品出了深含的意味。洪承畴的强硬是唯恐步杨鹤之后尘,但也委婉地提出强自寓抚,而实以剿坚抚的意味。

“终究还是难以确定朝廷的侧重点是剿还是抚,洪承畴才因杨鹤获罪,而一味剿杀,唯恐步其后尘。”

崇祯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的态度应该明确,才能够让前线将领贯彻实施。

思虑半晌,崇祯在原来的回复后又补充道:“督臣洪承畴可布告远近,使陷没之城邑速复。着名之贼首必诛,其余党之能杀贼自效或赤身归命者,仍许以不死。”

对待起义军,所采取的措施仍然是剿抚并用,崇祯终于给前线将领定下了比较明确的政策。

尽管如此,崇祯对杨鹤却没有宽恕之意。但现在严厉处置也似乎不妥,给人一种因抚获罪印象。

先关在监狱里,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崇祯眼中闪过几分寒意,对于辜负自己的臣子,自袁崇焕之后,他是愈发痛恨。

“皇爷,该用早膳了。”王承恩趁着崇祯停顿下来的空当,上前躬身奏道。

崇祯甩开思绪,点了点头,起身走到旁边的桌旁,看着桌上的饭菜,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王承恩多机灵,马上就猜出究竟,赶忙解释道:“皇后千岁说皇爷勤于朝政,龙体要紧,后宫妃嫔减膳即可。”

崇祯不仅勤政,还很节俭,都是缺钱闹的。他已经停了江南织造,又要减膳撤乐,还要群臣都勤俭节约。

据明史所载,崇祯还经常穿补丁衣服,可谓是“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节俭救不了大明,崇祯到底还是不明白,如果老百姓有一口吃的,哪怕是吃糠咽菜,也不会揭竿而起。更不会关心皇帝是不是花天酒地、奢糜无度。

“当其时民莫苦于横征,率空言而无指实。朝廷好负人,亟则引咎,缓则反汗,愚夫习而知之……”

《国榷》中谈迁说及崇祯,便认为崇祯的减膳撤乐,“屏金银,用铜锡木器”,并“命文武诸臣各省约”,纯是沽名钓誉。

而从崇祯的几份罪己诏的内容来看,对于民众之苦,以及百姓揭竿而起的原因,可谓是洞若观火,可却并没有改进惠民的政策。

准确地说,崇祯明知道哪里错了,哪里有问题,可却没有那个魄力兴利除弊,只能在口头上申说其爱民之心,痛悔之情。

有用吗,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自我批评越是深刻,就更彰显崇祯对于民众的苦难是漠视而冷酷的。

听到是皇后的安排,崇祯脸色稍霁,摆了摆手,说道:“便是皇后所定,减膳也是不能更改的。今日暂且作罢,便从明日开始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有些无奈地躬身应着。

崇祯坐下用膳,却还有些心不在焉,对王承恩吩咐道:“辽东但有军情,不管何时,立刻禀奏,不得迟延。”

方正化已经上奏皇帝,是建虏有可能发动作战的情报。

而建虏的威胁,绝对要大于乱民贼寇,崇祯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非常关注,不希望三年平辽会出现什么意外。

崇祯还不知道,就在他用膳的时候,最新的敌情刚刚送到郭大靖手中,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

对于要三年平辽的东江军来说,影响是有的。但却并不是负面的,而是有可能加快这一进程的好时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