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崇祯的思维(2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7151 字 2023-06-02

“在石河驿或小黑山的海湾登陆抄袭,最为合适。”李维鸾明白了郭大靖思路,也就做出了肯定的判断,“从南关登陆,距旅顺太近,凭建虏的速度,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布防。”

古代的登陆作战,在没有现成码头的情况下,是很困难的。又没有登陆艇,又没有飞机空投,又没有快速的舟桥架设,只能是用小船来往运输。

也就是说,投放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在登陆中遭到敌人突袭,损失惨重是肯定的。

所以,郭大靖经过反复权衡,才作出通过普兰店湾登陆,在小黑山或石河驿构筑阵地,截击撤退的建虏。

“旅顺堡能坚持三天,建虏多半便要撤退。”郭大靖作出了预估,在李维鸾看来,出入不是很大。

打宁远是两天,宁锦之战中攻宁远是一天,对锦州攻击受挫后,主要还是围困。

建虏难以承受重大的伤亡,而且正是比较虚弱的时期。说虚弱不是战力,而是粮草物资的匮乏。

后勤供应不上,建虏就没有长期围困作战的资本。急攻不下,就要饿肚子,不战自退。

李维鸾用力点头,说道:“凭建虏的物资,一年顶多发动一两次大的军事行动。袭攻金州,要的是速度,他们也不会携带太多粮草物资。”

停顿了一下,他笑着补充道:“而旅顺堡不仅城坚壕阔,还有火炮火枪抛石机等武器,粮草物资也足以支撑数月。”

“六七千人马守城,或是更多一些。”郭大靖笑着说道:“登陆抄袭,郭某率本部军队,或者再加上毛帅支援的兵力,应该足够了。”

李维鸾点头,说道:“只要战力与旅顺的部队相当,六千足矣。”

这样一番筹划计算下来,就算皮岛本部不派兵支援,合辽南诸岛的人马,也能够发动金州战役了。

当然,这还要看建虏会出动多少兵力。如果兵力很多,郭大靖就准备把登陆作战的规模缩小一些,对于撤退的建虏的拦截力度也降下来。

两人相视一笑,信心都油然而升,边说边走,在大黑山山城仔细地勘察了一番,才带人继续向北,直奔小黑山、石河驿。

…………………

京师,皇宫。

各地军队断绝粮饷,将领们上疏哀告求诉,对于崇祯来说,根本没放在心上。

登基数月,将不可一视的九千岁打翻在地,割首戮尸;阉党骨干一个个地被清算严惩,一批“正人君子”充斥朝堂。

崇祯皇帝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沉浸在东林党官员吹捧的“圣人出”赞颂中。

励精图治、气象更新,崇祯皇帝举目四顾,踌躇满志,觉得自己很行,大明必然在自己手中扫除积弊,重新振作国势。

可他却不知道,天启七年到崇祯二年,是后金最虚弱的时期。不需要什么大的行动,只要严防死守,就足以令后金在财政崩溃中灭亡。

可以说,崇祯越是折腾,越是觉得自己很行,越是在给后金渡过难关的机会。

夜色渐深,勤勉的崇祯帝还在批阅奏疏题本,正在用他自己的勤勉,推动大明向灭亡之路走去。

天启七年七月,陕西饥荒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草木尽、人相食”。

而官吏搜刮、催征更甚,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插旗起义于白水县,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但对于明朝官员来说,几千饥民闹事,算不得什么,时间长了就消停了。按他们的话说:“此饥氓,徐自定耳。”

崇祯也没有这当回事,大明天下大着呢,不过是渭北的两三千饥民,拿着木棍锄头要口饭吃而已。

给三边总督武自望的奏疏作完批示,崇祯帝才放下笔,喝着茶水,稍作歇息。

饥民作乱,官军剿灭之。在崇祯看来,就是这么简单。

可他不想想,西北各镇官兵缺粮缺饷,已经非常严重。兵卒每人月领兵饷银5钱,不足买米一斗,“衣不遮体”,甚至当卖盔甲器械、卖妻鬻子。

农民是没有什么军事素质,但很多官军也为生活所迫,将会加入到起义队伍中,使明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声势不断大涨。

“皇爷,天色已晚——”王承恩上前躬身劝谏道:“要多注意龙体。”

崇祯放下茶杯,轻轻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多事之秋,朕自当励精图治、勤勉政事。”

王承恩低声应是,稍显无奈地从小太监手中拿过几本奏疏,呈了上去。

“王伴给朕挑重要的说一说吧!”崇祯也确实有些疲累,轻抚着额头,把身体往椅子里靠了靠。

“奴婢遵旨。”王承恩拿过奏疏,说道:“内阁首辅韩爌奏称:主治魏党一事当要犯从严,协从不问,不宜诛连太多太广,并列首逆要犯五十余人上奏。”

才五十余人?崇祯的脸色阴沉下来,心中不悦。

要知道,“钦定逆案”列名的可是二百六十二人,罪分六等,都要受到惩治,他才满意。

“驳回,要韩爌与李标、钱龙锡重列名单。”

王承恩应了一声,又拿过一本,奏道:“登莱巡抚孙国桢有奏,天启七年加派只收上五万石,因东江镇缺粮断饷、饿殍遍地,先发三万石以接济救急。”

既然天启七年的加派已经收上来了,本来就是给东江镇的,孙国桢觉得发粮救急也不算什么大事。

这本来就是登莱巡抚的责任,朝廷又没有明令要扣下不发。于情于理,这都不算是擅自决定,而是按惯例行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