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山听了,思量一阵,向赵士清说道:“第二步计策,确实有些弄险,但舍此别无他法。我瞧着可以一试!”
他说着,起身踱了几步,转向汪景升道,“第一步计策,要紧的是个‘快’字;你不要在此耽搁了,这就去办吧!”
赵如松等人便也起身告辞,刘半山追出门,向赵士清手中塞了一物,竟是一块血红色的玉佩!
刘半山又拉了赵士清走出十数丈,方才郑重说道:“这是小女自小佩戴之物,老朽属意于你!”
摸着那温润美玉,可以想象,刘家小女儿是怎样的盈盈佳人。然而,莫名其妙被安上一桩姻缘,感动?兴奋?
赵士清心中说不出是何滋味儿,只握着那块玉呆呆出神。
却听刘半山话风急转而下:“你志向不俗,又善能审时度势,眼见世道越来越乱,将来你必能有所造就。但你须知,赵家祖上犯过钦案,如今仍旧是罪余人家,只有与之撇清关系,你才好向上伸展——”
“老先生,”赵士清打断了他,斩钉截铁说道,“我虽非赵家嫡亲,但赵家待我仁至义尽,我决与之共荣辱。另起炉灶的话,切莫再提!”
刘半山盯着赵士清的眼睛,良久,也未寻出半分做作与虚伪,终于哈哈大笑,显得畅怀心意:“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你。但有此心,苍天何薄于你,你跟我来!”
赵士清回头,见赵如松也是颔首微笑,当即跟着刘半山向山上走去。夕阳下,刘半山手脚甚是利落,反而赵士清步履有些蹒跚。
“来,我助你一臂之力!”刘半山伸手拉住赵士清,“不要觉得丢人,其实人最终能有多大造就,学问还在其次,要紧的是出身。”
见赵士清不解,刘半山笑吟吟地指着横亘在前的涧水,语带双关地说道:“我年轻时脾气臭硬,外号‘石头’,但如少了这块石头,这一丈阔的涧水,你就越不过去,那么就领悟不到另一岸的景致!”
拉着赵士清踩石过涧,刘半山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见过多少学富五车的人,屡试不第,穷庐皓首,倘若他们家中有钱,肯替他们捐官呢?我亦见过多少科举高中之人,却晾在一边,一辈子补不到缺,倘若他们有后台,能替他们谋补官缺呢?那么定然是另一番光景。”
刘半山谆谆教导,不厌其烦,赵士清咀嚼着他的话,油然生出一丝感佩,推及自身,只觉得十分幸运:倘若穿越至此,托生至贫苦人家,温饱尚且难继,自然无缘结识这许多人物,见识这许多风景,更别提什么远大志向了。
言念及此,又生出些许悲悯:天才没有垫脚石,固然可以在溪涧之上硬搭一座桥出来,然而天才又有多少呢,绝大多数是平民,他们满腹才华,但没有垫脚石,跨不过一涧之水,登不上施展平台,最终老死山林。
出身,真的注定了许多。
眼前自己不当一回事的物什,却是小户人家倾尽一生追寻的一切!
赵士清的心态慢慢起着变化:要珍惜,要好好干,要脚踏实地,要过好这一生,要拯救天下穷苦!
夕阳将他白皙的脸照得有些泛黑,但看上去,显得更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