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五人会继续完善《百家争鸣》,用更多的想法去丰富梦境。”
大家一听工坊的获奖感言,纷纷期待起来,没想到《百家争鸣》还不是完全体,竟然还有其他内容,老实说光是现在的内容就足够让玩家花很多时间消化了,光是精通一种思想就很难了。
“这《百家争鸣》,你也有参与吧。”一日居士在结草社活动之后,突然问道:“里面的道家思想,明显就和你教的一样。”
“被你看出来了?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我确实是鲸吞工坊的成员,不过这是个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我不想出名。”林茹之说道。
一日居士点点头,这个他能理解:“我也买了《百家争鸣》,确实厉害,能问问你到底怎么会想到这么多内容?而且你不会觉得混乱么?这么多思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内容,难道就不会搞混么?”反正一日居士除了道家之外,一看其他学派就头疼,无法理解林茹之是如何理清思路的。
其实林茹之也没完全理清楚,不过从分配方式来讲,再对照一下思想就行了。
“其实就是不同的分配方式,先在分配顺序问题上进行抽象化的提取,再形成一套契约保障,最终搞一个能统合分歧的至高存在。”“同时每个学派都会有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两种内容,一种是理解社会分配,一种是劝说自己如何在分配关系中接受义务和权利。对亲属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利益同盟关系、敌人关系、陌生人关系,进行思考和总结。研究分歧和统一,最终得到了一个超越的存在:天、道、梵、上帝、彼岸。”
林茹之表示就是分配关系的分歧,在不同的关系中,亲疏远近都受到分配的影响。进一步思考就是人脑子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影响分配的思维?接着就是更进一步,思维存在了,那么思维如此纷纷扰扰,不同的思维会不会又有相似之处?
最终对思维的思考,就会发现一些思维的相似点,最终得出超越思维的存在。
物质影响思维,思维创造哲学,哲学又反过来干涉物质。
林茹之就是这么记忆的,反正大部分学派都是为分配关系服务的。
儒家以仁为分配,以义为契约,以天为超越。
道家不谈具体分配,谈如何在分配中进行博弈,没有固定的分配,也就没有固定的契约,以道为超越。
法家以赏罚为分配,法律为契约,没有超越。
墨家以尚同为分配关系,以兼爱为契约,以鬼神为超越。
佛教以戒律为分配,佛性为契约,以彼岸为超越。一神教以教条为分配,原罪为契约,以上帝为超越。天竺教以教条为分配,以种姓为契约,以梵为超越。
所谓的超越其实就是一种监督,有人破坏契约,不遵守分配的时候,大家就要拿超越说事,进行监督。比如对缺德的人说老天爷会惩罚你的,老天爷自然不会惩罚他,但只要社会达成一致,那么这个缺德的人就失去了保障,别人就可以直接把他开除人籍,就是猪狗不如。没有了人籍,他的财产自然就不受任何的保护。
契约就是大家建立信任关系的方式,比如你讲义气,我也讲义气,那大家就能签订契约,遵守分配。如果一个人讲义气,另一个不讲义气,那就不能互相信任,因为讲义气的可能吃亏,必须两个人都讲义气才能合作。
分配就是在契约的规范下,达成的具体分配协议,一群讲义气的人一起劳动一起分配,各回各家过日子去,在这样理想的状态下,并不需要超越的监督,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物质,思维,超越。
分配,契约,监督。
当然这是林茹之在地球那个唯物主义星球上的记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