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再纯正,三观和民族立场出了问题,那就废了,看那些香蕉人什么德性就知道了。
loadAdv(7,3);
张和早就过了皇汉的冲动年纪,血统早就不那么看重。
所以他支持汉化胡人,只要他们以汉人自居,以汉人的礼仪和规则约束自己,维护汉人的利益,这就是汉人。
拿到更高的层面来说,自己是大华夏主义,再说华夏本来就是以包容著称,不管主动被动。
废话半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姑且不说。
只说这几年南匈奴劫掠并州这笔帐,别说是其他民族,就算本地出现这种武装性质的割据和叛乱,地方出面镇压很正常的。
也不说什么民族大义,国际问题的,南匈奴劫掠并州。
张和身为并州牧,决定要取消‘南匈奴自治区’,并且把肇事者依法处理,就问谁敢有意见?
在张和查看舆图的过程,胡思乱想的时候,知道那边情况的商人也过来。
“回使君,南匈奴的确是以耕种为主,不过也放牧。他们也放养大量的牛羊和马匹,每年从那边都有大量的牲畜运输过来出售。”商贾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出来。
“放养,不是圈养?”张和很快注意到这点。
“是的,大概是习惯这样了,就维持放养的状态。”商贾擦着头上的汗水。
能和这样级别的官员接触,是他的荣幸,也让他战战兢兢。
得,还真就是游牧,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不知道原本历史是怎么情况,但后来黄河浊成这样,要说没半点关系也说不过去。
“秋季能打过去没?”张和询问。
“使君,今年还请消停一些……”荀攸叹了口气,“况且我们的话题,怎么就转到这边来了?”
“这不明摆着的?并州耕地少啊!”张和抱怨,“偏偏优质的耕地,这不都在那一带。”
话是那么说,可并州如今的情况,显然不是以耕种为主。
大量的煤炭产业开始朝着全国铺开,已经逐渐从农业,开始朝着工商方向发展。
可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并州的发展会彻底偏向工商行业。
这边粮食不足,从其他州运输过来便是,然后把这边的工商产品,运输到其他地方销售。
说到底,在张和的主持下,商路已经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那可不行,这年头交通还是很不发达的。”张和反驳,“现在是并州人口少,以后人口多了,粮食不够吃,那边运输过来的,路上会有损耗,量多了一样浪费,最后这粮价太高一样难顶。”
既然河套平原,云中五原那边河网密集且平原居多适合耕种,自然是要拿回来的。
退一万步说,向东是太史慈主导,那么自己除了向北还能怎么着?
总不能等太史慈撑不住,过去支援一番,捞点边边角角的战功?
更别说他要从这边打过去,物资都是并州这边支付。
其他物资还好,甲胄武器管够。
可这粮食,大规模征战的情况下,怕是会影响到本地百姓的用度。
现在不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以后出现了再头痛,或者被迫从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过来,那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粮食。
尤其去年关羽和张飞好歹已经打了一仗,太史慈却是唯一没有出战的。
他会不想出战,赚点战功?
就现在的局势,最多一两年就得开战,现在不做准备更待何时?
“道理是这个道理……”荀攸想了想,随即反应过来,“使君,您的意思是连云中那边也?”
要说南匈奴还是内附,可云中等地如今可是步度根的地盘,打过去那可相当于和鲜卑开战了。
“那是并州的地盘,我只是把它们收回来。”张和回道。
这话也没错,本来就是并州治下,只是占领那边的人,身份却有些特殊。
“难道不应该先平定天下,然后再做打算?”张既询问,主要是坐不住。
“鲜卑有几个校?”张和反问,“武器甲胄多少?骑兵和弓弩又几何?本官不打过去草原,断掉他们南下和进入云中的路就好。再说我们就算不打过去,他们就不会打过来?要算陛下还是死在步度根手里,为陛下报仇有错吗?”
有错吗?好像没错啊!
可要说没错,好像又有些问题……
“那应该是凉王来做决定的。”荀攸提醒道。
“废话,真汇报上去那就打不成了。”张和吐槽,“先打了再说,大不了以后北疆我包了!”
实在不行,带个三千骑兵进入草原,专门找落单的部族收拾,就看鲜卑有几个部族。
别看草原大,上面的民族基本都是逐水草而居,知道河流的走向,基本就能找到部族所在。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崔均觉得话题越来越远,“虽说不预不立,使君这也预得太早了。”
“广平,你这就不对了!”张和怼了回去,“就今年这情况,扣除把这计划不断完善,我们还能做什么?你当我不知道鲜卑不好打,这不计划周全一些,怎么行?”
粮草不需要担心,甲胄武器也不需要担心,士卒也已经有了,一两万人放在并州,不考虑怎么好好打出去,难道还让他们继续浪费粮食?
最终他们之间,不知道是谁当了二五仔,把消息传给了刘备。
“打过去,朕准了!”刘备这样回复的,应该说不愧是汉昭烈帝。
“就知道大哥会支持我的……不对,大哥什么时候称帝的?!”张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这一章比较水,写了两千字不满意,于是就加到三千字,也算是对昨天只有两章的补偿。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