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心中也是愁人,这事他来牵头,也是不好做,不是他怕得罪人,而是其中的度,该怎么把握,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清查,由哪些人领头,持续多久时间,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执行,还有对于地方上的,又该派哪些人,多少人,清查的力度是到府,还是到县,亦或者到朱元启提出的村。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解决的,李善长现在想着,都是无比的头大,实在是繁杂。
当李善长等人走出来之后,李善长随即就叫上徐达,以及各部尚书,找一处地方开始商量这事,朱元璋只给了三天时间,李善长可是一点都不想耽搁。
“诸位,这次清查,皇上与明王的态度你们也看见,诸位认为该怎么做?主要是这个折章,该如何写?”
众人落定,李善长便率先问了起来,然而现实却是有点尴尬,没有一个人回应,即便是朱文正与徐达,也没有出声。
还是户部的杨思义,见无人出声,才缓缓开口。
“李相,您就直接吩咐我们就是了,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可以吧。”
李善长看着这几人,听着杨思义的话,心中也是冷笑,这些人的心思,他还不清楚吗?
徐达与朱文正就不用说了,他们两个就是跟着朱元璋的脚步走的,在朝堂上,就是支持朱元璋政令的,在朝堂上为朱元璋说话的。
而剩下的这些人,无非都是觉着这事太大,太招人恨,而且很容易就会出错,都是担心自己被推出来背锅,一个个的都不愿站出来,就指望着他李善长去做这些事。
哪怕李善长自己做主决定,这些人恐怕都不会插一句嘴。
不过,随即李善长的心里就有了想法,想要让这些人开口,不止一个办法,但拿出朱元璋与朱元启来说事,太低级了。
见其他人仍旧没有开口,李善长随即出声。
“既然你们都让本相决定,那本相也想好了,大明治下广泛,到时本相便奏明皇上,由各部尚书大人,带着人手去往地方清查,以各部尚书大人的手腕还有能力,必然能够让大明的天,更加清澈透明。
至于应天府,本相累就累点,亲自主持清查,或是请明王来主持清查,一定得查得清清楚楚,方能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彰显皇上的决心。
至于时间,地方之上,包括村在内,不清查完成,决不停止,至于各部事宜,另外让人代管。
诸位意下如何?想必皇上定然能够体恤诸位的决心,说不定封赏,就在清查之后呢。”
李善长说完,杨思义、周桢等人纷纷暗骂老狐狸,真要看李善长说的去做,别说封赏,他们回来恐怕原本的位置都没了。
而且去往地方之上,他们心中深知,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应天都深,而且加上他们对当地的不了解,没有三年五载,别想彻底清查完成。
李善长此举,已经是变相的将他们逐出应天,逐出朝堂了,三五年的时间,朝堂的局势必然完全不同,他们回来了也没有位置给他们了。
尤其是像滕毅这样年龄大的,回来?别累死在清查的路上都算不错了。
随即纷纷开口,开始真正的思考起这事该怎么做。
李善长见状,顿时就笑了,这些人,虽然心思不少,也聪明,但职位上的压制,可是致命的。
徐达与朱文正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叹,不过他们只是认真听着,偶尔插一句话。
徐达与朱文正都很清楚,他们两个提出的,在这些人眼中,可就是代表着朱元璋的意思在里面了。
而在皇宫内,朱元启也是留了下来,正在与朱元璋说着今天的事情,尤其是朱元璋,对于朱元启今天提的,可是真的喜欢又好奇。
朱元璋能感受到朱元启那么细微的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虽然夸张了些,但这就是朱元璋认为的。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