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众人坐在榻上,由浅雪开口问道:“母后,礼部请示百官和命妇明天的朝贺礼仪。”
吴太后回道:“哎呀,烦死了,年年都有此一问,他们累,我也累,你们也累,何苦呢。
我打算啊,拟道懿旨,永久免除百官、命妇朝贺。以后他们也别问了,我也不答了,大家一别两宽,各自解脱吧。”
众人皆劝道:“这怎么可以,岂不坏了朝廷法度,朝野上下也不能答应啊。”
吴太后摇摇头:“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了。我都这么老了,不比你们青春正盛,就不要再折腾我了,让我安安静静修身养性吧。”
朱祁钰笑道:“就从了母后吧,难道让百官和命妇来磕几个头,他们就有对母后的孝心了?怕不是一个个都在心里盼着咱们全家死绝呢。
母后在懿旨里顺带把我也加上,以后我也永久免除百官朝贺。”
吴太后点头笑道:“行,咱们母子不跟他们玩虚的了,一起关起门来修身养性。”
母子两人雷厉风行,下午懿旨就传到了内阁。
一众阁臣接完懿旨,人都傻了。大家遍读史书,头一次见到这样荒唐的太后和皇帝。
要知道,太后和皇帝不仅免除了寿节的朝贺,而是所有与两人相关的朝贺都免了,正旦这样的大朝贺都永久免除了。
阁臣们不敢接受这样的懿旨,不把事情掰扯明白,后世之人一读史书,还以为大臣们欺负太后和皇帝到了何种令人发指的地步呢。
就算汉献帝时,大权臣曹操也没说过不许百官朝贺皇帝啊。
一旦接了懿旨,内阁和礼部就等着被言官围攻至死吧。
言官都是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如果阁臣被集体干掉,那可太有成就感了。
内阁连续上奏,再三反驳吴太后的懿旨。
久之,消息扩散,朝野震动。
虽然这是一件说大不大的小事情,但文武百官竟对此事较真起来。
不止言官,大小官员都上书请求太后与皇帝收回成命。
到了后来,朱祁钰全部已读不回,命司礼监将懿旨归档。你们接不接是你们的事,反正旨我下了。
别看你们反对得这么凶,一个个义正辞严,但真到了我和太后的寿节,也没人真的坚持要来朝贺,都是典型的叶公好龙而已。
五月二十一日,朱祁钰终于在内阁的反复要求下,召开了一次小朝会。
青云阁,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重臣们有半年没来了。
朱祁钰歪在榻上,等大臣们奏事。
沈翼抢先奏曰:“圣上,今年北方雨水甚多,山东洪涝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若不加紧赈济,恐生民变。”
“那就迅速调集物资赈灾啊。”
沈翼无奈地回道:“朝廷现在非常有钱,钱多到花不完,但是手中储备的粮草却十分有限。
现在受灾范围还不是太大,勉强还能支撑。一旦山东全境受灾,朝廷能调动的粮草就完全不够赈灾之用了。”
朱祁钰愣了半晌:“为何朝廷粮草会短缺到了这个地步?”
沈翼很无奈,也难怪皇帝有疑问,朝廷手中,银币和铜钱极为充足,兵器铠甲之类的也应有尽有,唯独粮草,就是严重不足。
(本章完)